顯示具有 產業 :Displa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產業 :Display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10月23日 星期一

面板價格大跌之後,LCD TV需求回升讓十月面板價格跌幅收斂

觀察時點: 2017/10/22

根據IHS十月份的Pricewise報價資料和說明,2017年十月份面板整體報價有明顯收斂。55"面板價格從過去三個月每月下跌9~11美元,明顯收斂到10月只下跌3美元,單月跌幅從-4~6%,收斂到-1.6%,49"面板價格也從過去三個月每月下跌6~8美元,也收斂到10月只下跌3美元,跌幅從-3~5%收斂到-1.9%,32"從7月大跌4.1%之後,8月跌幅收斂到-2.8%, 9~10月跌幅繼續收斂到-1.4%和-1.5%。經過7~9月連續三個月庫存去化、價格大幅下跌之後,中國TV品牌廠的面板庫存已經下降到健康水位,各國TV品牌對面板價格接受度增加,對4Q17的旺季促銷重啟採購動能,買盤支撐十月55"、49"、32"面板報價只有小幅下跌。

但40~43"這個等級的面板價格,10月價格則沒有收斂,40"繼續大跌6美元,43"繼續大跌5美元,但9月比較跌幅並沒有收斂,但和跌幅最大的8月比較(40"跌8美元,43"跌9美元),9~10月這兩個尺寸價格下跌也稍微緩和了一點。40~43"還是over-supply跌幅還是相對大,應該是因為去年SDC宣布關閉L7-1 G7工廠,讓市場40~43"這個等級面版嚴重缺貨,價格飆漲,廠商紛紛準備更多庫存因應,讓價格甚至上漲超過前一波景氣循環的最高點價格,歷史首見,例如40" 60Hz FHD面板今年這波最高漲到141美元,超過上一波循環高峰2015年4月的138美元,43" 60Hz FHD面板今年這波最高漲到152美元,超過上一波循環高峰146美元,因此從7~10月價格反轉向下以來,庫存消化壓力降大,面板價格跌幅比較大,到10月還沒有明顯收斂。

以前的經驗,每次LCD TV面板價格下向循環以來,常常都是要跌到讓面板廠虧損的價格,才刺激需求(包含數量增加和平均尺寸變大)上來,這一 次,55"和49"僅僅只跌到面板廠還在賺錢的價格,就有初步刺激需求回升的效果發生,不禁讓人思考,消費者心中的效用和需求函數是否改變? 讓這次的需求價格彈性比以往更大? 而這個價格彈性,將影響2018年整年的供需狀況。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2014~2015年Display驅動IC市場,受惠螢幕解析度提高而成長

一、DDI需求量的影響因素

Display驅動IC(Display Driver IC; DDI)需求量有幾個影響因素:

(1)Display解析度正面影響,解析度越高,需要越多顆、或越複雜的DDI。
(2)Multi-channel提高負面影響,DDI的Channel數越高,單價雖有提升,但不及顆數減少的損失。
(3)終端產品市場數量。

二、Apple帶動產業解析度提升

兩年多前開始,Apple帶動全世界各項產品的解析度提高,從TVMonitorAIONBSmartphone解析度都在提高,這個趨勢到2014年還沒有停下來,讓前幾年停滯不前的DDI市場恢復成長,而Multi-channel的負面影響趨勢卻因為窄邊框的工業設計蔚為主流,而減緩下來。

三、大尺寸DDI成長主要來自於4K2K TV

TV近年數量成長緩慢,每年約2.2~2.4E台,解析度也穩定,主力為Full HD(1920X1080)4K2K解析度增加為四倍,需要的DDI數量是Full HD2~3倍。大略從12顆增加為27顆,估計2013 4K2K TV佔比1.5%, 2014和2015年大幅提升到8%和15%,可讓2014/2015 DDI需求量成長率提高為為18%和17%







Monitor+AIONB的需求量,近年也是持平到衰退,但解析度還是有提升,產品高階到低階差異很大,從1366X768到4K2K都有,2014年1920X1080比例提升,NB則由1366X768走向1600X900,中高階機種走向1920X1080,頂級機種解析度達到2560X1440/1600或2880X1800。解析度提升抵銷了數量的下滑, 讓IT panel的DDI需求大略持平到小幅成長。



四、中小尺寸DDI跟著Tablet/Smartphone市場擴大而成長,解析度讓單價提高

Tablet PC用的DDI則同時受惠於終端設備數量成長和解析度提升,全球Tablet市場2013年約2.2E台,2014/2015年成長到2.8E/3.3E台,低階White-box Tablet從2012開始大量崛起,2013年市場量約80M~90M,大多採用XGA(1024X768)SVGA(800X600)螢幕,但是隨著主力LCD面板廠商將G5代廠改切7”產品,中階螢幕缺貨解決,解析度提升,2013H2Google Nexus 2AmazonKindle Fire HD第二代,解析度都比上一代大幅提升,Apple iPad mini第二代解析度也從1024X768大幅增加數倍到2048X1536。概估2014/2015 DDI數量成長39%/29%


但是Tablet PC用的DDI有一個原因很難估計,通常10"以上的NB/Monitor/TV因為尺寸和驅動力因素,無法整合成一顆DDI,只能用提高channel數目來節省DDI,另一方面,Smartphone都小於6",因為面積小DDI都是整合成一顆,解析度高低影響晶片複雜和die size更大單價更高,但還是一顆,而Tablet介於NB和Smartphone中間,理論上,小於10"的Tablet可以設計成一顆DDI,但很多時候,使用大尺寸的標準DDI反而更方便更便宜,所以到2014年為止,大部分Tablet還是類似大尺寸產品,使用多顆DDI。










Smartphone市場2013年約9.8E台,2014年約12.5E台,每台只使用一顆DDI,但是解析度越高、die size和單價越高,整體產值越大,而且Smartphone的DDI還有很高的部分整合了memory,作為影響資料暫存之用,靜態畫面不需要每一個頻率都要從AP/GPU打資料上來,比較省電,但因為整合memory後的die size較大,成本也比較高,多半使用12"晶圓製造,而Ramless的DDI則大多在8"晶圓廠製造。

2013年Smartphone主流解析度是WVGA,qHD、HD 720和Full HD只是緩慢增加,到了1Q14市場突然快速往qHD和HD720移動,隨著2H14中國大陸4G機種大量增加,預料HD 720和Full HD的比重將繼續快速提升,HD 720可以用a-Si面板,比例快速提升應無疑問,但Full HD目前都須使用LTPS面板,則受限於LTPS面板產能擴充的速度,除非有人技術突破,和一年前HD 720一樣,從LTPS改用a-Si面板,則可解開LTPS產能限制,更快速的普及。

五、估計全球2014年DDI出貨量成長9%,產值成長更高

總結以上,因為Tablet "理論上" 可用多顆DDI也向Smartphone一樣整合成一顆DDI,改用套數來表達,本文估計2014年全球Display Driver IC(DDI)市場數量8.2E顆,成長9% YoY,其中Smartphone DDI成長28%,Tablet DDI成長27%,TV DDI成長18%,2015年預估達8.8E顆,成長8% YoY。產值則非常不容易估計,一來大尺寸DDI受到channel數增加和正常跌價影響,小尺寸受到解析度提高、有沒有帶RAM影響。整體感覺上,因為中、小尺寸的blended ASP應有成長,大尺寸跌價幅度穩定的話,整體產值(市場總營收)成長率,應該高於出貨量成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