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2011年企業IT硬體支出將強勁成長

最近很多家科技公司的財報和guidance,都明顯指出2011年企業IT硬體支出將強勁成長(印象中至少有6-7家大公司以上),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HP,雖然HP整體財報不如市場預期,但仔細分析結構,可以看到企業客戶和消費者的營收一好一壞,天差地北。

HP F1Q11財報(2010/10月~2011/1月),我們只看硬體,至於HP的軟體/服務等等和台灣無關就不看了。

Personal Systemd(PSG): 整體down 1% YoY,其中Cunsumer client revenue  -12% YoY, Commercial revenue +11% YoY
Imaging and Printing System(IPG): 整體up 7% YoY,其中Consumer units +7% YoY,Commercial units +33% YoY
Enterprise System(ESSN),這部分當然都是Commercial clients,+22% YoY

已經不是一葉知秋了,已經有太多片葉子了,已經可以確定,今年企業IT硬體市場將很不錯,以PC來說,DT中大約有50%是commercial PC,NB中大約有30~40%是commercial NB,Commercial PC demand強勁成長,大概也可以彌補一些大家擔心的Consumer PC的問題吧,例如,iPad至少到今天為止,企業還在評估階段,沒有大量採用,Commercial PC無所謂被Media Tablet取代的問題,歐美經濟數據最近超強(美歐PMI都創下新高),和Commercial PC需求強勁,也頗符合的。(最近Tablet熱炒,讓大家好像忘記了,還有不少PC是用在企業界的)

下一階段,看看Networking產業,能不能接棒演出。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3月NB出貨強力成長-經過1-2月的低檔之後

4Q10 IDC的NB出貨量報告顯示,Top 10中只有兩家品牌出貨量QoQ衰退,當然市佔率也衰退,就是Acer和Lenovo,值得注意的這兩家都是以往的好學生哩! 尤其以Acer衰退幅度最大。

但經過4個月的存貨調整,預期Acer在3月份將恢復正常,因為1-2月基期很低,MoM比較,3月可以說是強力成長,其他品牌雖然沒有什麼庫存問題,但也因為3月Sandy Bridge開始慢慢放量,整體ODM的3月也是MoM強力成長。 至於1Q11到底是衰退-7%、-8%還是-11%,其實意義不大,因為整個1Q11有很大比重的出貨量(也許40~50%)是在3月,而且3月放量過程中,多一點或少一點,就會影響1Q11出貨量QoQ多幾%或少幾%,意義不大。但今年NB應可確定1Q11就是谷底,之後每季都可能+10% QoQ以上。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HTC 4G-LTE Thunderbolt即將上Verizon對戰iPhone CDMA

最近engadget網站貼了一份HTC PG05100 model通過FCC認證的資料,並推測這就是HTC的Thurderbolt,那顯示Thurderbolt在Verizon上市的時間應該快了,馬上就可上場對戰Apple iPhone CDMA。Apple的優點大家都知道,諸如品牌忠誠度、App store、產品品質....等等,不必贅述,但Thurderbolt也有一些優點:

1. HTC Thurderbolt是真正4G LTE,相對iPhone CDMA只有3G EVDO,在LTE訊號所及的地方, Thurderbolt的連網速度會快很多,即使 Varizon LTE覆蓋區還不多,但4G還是有行銷上的賣點,讓消費者自我感覺良好,買的是正宗的4G LTE。

2. HTC Thurderbolt因為採用LTE,所以CDMA系統無法同時處理資料和講語音電話的缺點就解決了,Thurderbolt有SVDO和SVLTE,可以同時用CDMA講電話,並用LTE瀏覽網站或下載資訊。

NB產業並不太差,市場似乎過度悲觀

最近幾個月,NB市場和產業景氣有許多疑慮跑出來,從產業面看,有家品牌4Q10出貨量大幅下修,1Q11也展望不明;1月份品牌和ODMs的營收數字都不好;讓人懷疑是否NB市場發生問題,或庫存過高,或被Tablet PC侵蝕市場;ODMs紛紛調降1Q11的出貨量guidance,以及針對發表2Q11能見度不高的說法;有些券商報告說2011全球NB成長率很低,Netbook將衰退10~30% YoY;加上最近MWC消息滿天飛,Tablet新產品多達70-80個,都讓人感覺NB已是昨日黃花,夕陽產業;中國勞工成本上升和缺工;台幣又升破29美元......,似乎市場上都是壞消息。有些大環境的趨勢無法避免,但也有些壞消息,似乎是擔心過度了。

一、真正NB出貨不如預期的只有一個品牌,但影響整個供應鏈

從OEMs(品牌)的角度看,這兩三個月真正不如預期的只有一個品牌,這個品牌去年對旺季需求和本身目標太樂觀,於3Q10出貨太多,造成通路庫存過高,而NB這個產業庫存過高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降價出清,但猜測這家公司可能初期不願意降價出清,因此4Q10市佔率大幅流失,訂單下修。造成兩影響:

(1)華碩在法說會上公開說,在歐洲Asus NB的Sell-through不錯,但是因為Asus和別家品牌使用同一家通路商,別家品牌在這家通路商的庫存過高,也讓華碩遭遇池魚之殃,減少Asus的進貨,形成1Q11華碩Sell-in < Sell-through的現象。

(2)這個品牌在台灣有3-4家ODMs,主要受到這個品牌砍單影響,幾家ODMs都對外小幅下修1Q11出貨guidance,許多研究員認為這些大ODMs每家都下修出貨量,當然表示NB市場不好,但其實背後的原因都是一樣的,就主要是來自於同一個品牌的下修,其他品牌中,大多在合理的幅度上下波動範圍內。整體NB市場,並沒有變壞,少部分品牌的commercial models還有上修forecast。

(3)有些由ODMs負責採購的零件,因為零件商的客戶是ODMs,他們並不清楚ODMs下修訂單是受到那家OEM的拖累,所以歸因於整個產業不佳,其實最終原因都是來自於同一個品牌砍單。至於由OEM採購的七大項零件,和ODM一樣清楚主要是誰的問題,但是也一樣不便透露客戶資訊。

二、Intel 6系列晶片組瑕疵,多少對需求遞延還是有影響

雖然Intel Sandy Bridge 6系列晶片組瑕疵問題對NB沒有影響,但就像華碩法說會上說的,技術上沒問題,但為了避免消費者的混淆和形象,加上Intel新品進度超前,乾脆決定全部改用新的B3 stepping晶片組出貨,這樣影響Sandy Bridge量產進度2-3週,據了解有些日本品牌也採取類似的作法,反正新版晶片組的量產進度很快,就等一等吧! 讓2月出貨量少部分遞延到3月,3月出貨量遞延到4月。這造成1Q11出貨量稍微下修,但需求只是遞延,並沒有消失,將在2Q11補回來。

三、即使Tablet大成長(包含部分取代NB),對NB廠商還是短空長多

大家都同意Media Tablet的需求,一部分來自於新的應用,一部份來自於取代NB或Netbook,雖然我們現在很難分得清楚兩者的比例,但即使有一部分NB被取代,在初期(2011年,也許),因為Tablet的軟硬體架構和生態體系,對手機廠商比較有利,對PC廠商比較不利,例如NAND Flash採購量、Google支援次序、和各國operators熟悉度、新世代B/B modem開發能力(HSPA+/LTE...)、和B/B和AP廠商的技術和關係....等,都是手機廠比較強,但經過一兩年之後(2012),PC廠商也能稍微拉近和手機廠的差距,並發揮自己的優點:(1)能接受4%的OP%就好了,遠低於Smartphone手機廠,(2)LCD/Memory/Case/PCB/Passive都是PC廠的採購強項,也許能彌補一部份NAND和B/B的弱項,還有Nvidia Tegra系列大紅,對PC廠也不錯,畢竟他們熟悉
Nvidia。

還有,別忘了,第一,Tablet不是100%取代NB,還有一部份新創造出來的市場需求,整體Mobile Computing Device的市場是增加的,第二,NB廠也可以作Tablet(雖然初期競爭力較弱),就算參考相對競爭劣勢,假設PC廠在2011 Tablet市佔率只有15%,2012年市佔率25%,以後長期市佔率只有30%,其他70%都是手機廠的市場,另外,照研究顯示Tablet用戶大約有30%是取代PC(假設都是取代NB/Netbook,很少取代DT)

則2011年:
Tablet市場55M台,30%取代NB=減少16.5M台NB TAM,但NB廠可得到55M的15%市佔率=8.25M
則NB廠TAM增量= -16.5M + 8.25M = -8.25M台,大約佔210M台NB TAM的4%,也就是說2011年Tablet會減少NB廠的TAM成長率約4%,本來成長率如果是17%,那就變成13%。

到了2012年
Tablet市場假設90M台,30%取代NB=減少30M台NB TAM,但NB廠可得到90M的25%市佔率=22.5M
NB TAM增量= -30M + 22.5M = -7.5台,大約佔240M台NB TAM的3%,影響逐年降低。

到2013年以後,當NB廠Tablet市佔率達到30%的時候,Tablet對NB廠TAM和成長率就沒有影響了。只是原本這些NB廠都是作NB,以後產品組合中有大部分是NB,小部分是Tablet。

也就是說,兩個變數: X(Tablet取代NB比例)、Y(NB廠在Tablet市佔率),只要Y>=X,對NB廠的TAM就不是利空。那一年開始則見仁見智,我們也可假設不是2012而是2013年,就算X永遠大於Y,但2012年以後,X和Y的差距(X-Y),肯定不會像2011年這麼大,因為2011年PC廠才剛剛開始起步,要到2H11才有量。Richard的看法,X比較像是常數,而Y則很可能逐年增加,因為有些競爭劣勢是可以學習的,2013年以後,Y可能>X,對NB廠的TAM就是短空長多了。

以上都是談品牌的競爭,到2013年以後Tablet對NB的取代將無影響,但如果我們只看NB ODMs, 影響可能更小,因為NB ODMs也可以和手機品牌Tablet合作EMS或ODM,就像現在的Apple/RIM的Tablet都是給台灣廠商EMS,如果EMS也算TAM的話(雖然毛利率較低),對ODMs可說是短(2011)空長(2012~)多。

2011年2月14日 星期一

Nokia Opens "Windows" for its Competitors

Nokia真是開了一個大大的機會之窗,可惜不是給他自己,而是給他的競爭者: Apple、 HTC、RIM、Moto、Samsung等。

這個合作有兩件事,第一,是Nokia採用Windows Phone 7種種結盟方式,對Nokia到底好不好? 這個議題值得好好分析研究,但是不論結果如何,第二件事是已經確定的,那就是,在12到18個月的過渡期,Nokia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快速流失Smartphone的市佔率,原因如下:

1.  Nokia自己都承認Symbian不好,所以才要改OS,那如果我是消費者的話,為何不直接購買Windows Phone 7手機、或Android/Apple手機,為何要等待一兩年之後的Nokia/Windows Phone新機?

2. 即使有Nokia Symbian的愛用者,但因為買一支手機可用三年,而Nokia一年多之後就要大舉改為Windows Phone OS,那我現在買一支Symbian手機,未來的資源和使用群體都會變少,啟不是變成孤兒機? 那而不趁早忍痛換品牌?

3. 各種Third party partners例如Software夥伴、Operator等等,如果看到Symbian只剩下一年多的壽命,那誰還要花大錢投資在Symbian平台上,這樣就只好形成惡性循環,Application越弱,使用者越少,使用者越少,越沒人要投注開發資源。

如果我是 HTC,先不要管一兩年後Nokia的Windows Phone,先趕快擬定策略和行動計畫,務必領先Apple/Samsung率先搶佔這一兩年之內Nokia Smartphone勢必流失的市佔率,例如:
針對消費者,廣告訴求:
"Nokia has given up Symbian. Why don't you?"
"HTC is the real expert of Windows Phone. You don't need to wait Nokia"
"A Second-rated Search(Bing) + A Second-rated Map(Nokia's map) = A Great Smartphone Experience. Do you believe that?"
Nokia Symbian舊機換HTC新機零元方案(其實就是operator的零元補貼方案,只是針對Nokia用戶多點優惠)
針對Application developers,說服他們將Symbian上的熱門軟體,轉開發為Android版本。
推出雙UI Smartphone: Sense UI + Symbian UI模擬,方便Symbian愛用者順利轉機。暫時不用學新的UI,先買Andorid phone使用Symbian/Nokia類似的UI,再慢慢學Android/Snese UI。

2011年2月9日 星期三

Intel NB用Sandy Bridge 6系列chipset已經恢復出貨了,怎麼沒人報導?

Intel於February 07, 2011 04:30 Eastern Time發表了一篇新的新聞稿,http://www.businesswire.com/news/home/20110207006814/en,"Intel is resuming shipments of the Intel® 6 Series Chipset for use only in PC system configurations that are not impacted by the design issue. "大意是說,Intel基於和PC客戶的討論和特定客戶的要求,針對系統配置(configuration)不受這次chipset瑕疵影響PC,Intel已經開始恢復6系列chipset的出貨了。算算時間,大概是台灣時間2/8(昨天)清晨,日報已截稿沒報導很正常,但奇怪是昨天整天也沒看到任何研究報告有提到這件事,讓人有點訝異,尤其看到各大外資報告都說Sandy Bridge量產時間要延後1-2個月,有一家日系外資還說情況非常嚴重,不知道是否大家解讀不同,本部落格的解讀如下:

這篇新聞稿,意義重大,在Richard看來,至少 NB的Sandy Bridge機種延後出貨的問題,已經完全得到解決。

1. NB: Sandy Bridge機種出貨問題,應該算是完全解決,可以買上出貨
6系列chipset這次的主要問題是6個SATA ports之中,有4個有問題,有2個沒問題,有一說法是2個SATA3(6Gbps)沒問題,4個SATA2(3Gbps)有問題,不過SATA3也可以用SATA2的device,另一說法是和SATA3、SATA2無關,有固定的2個port沒問題(Port 0和Port 1),但兩種說法的共識,就是有2個SATA ports可以正常運作。而NB頂多也只需要2個port,一個HDD用,一個ODD用,有些輕薄機型只需要一個HDD port,ODD是USB外接式不需要SATA,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NB都可以拿到Intel的瑕疵chipset庫存,順利出貨,也不會有任何可靠度的問題。除非有些品牌特別注重"形象品質"一定要拿到修改好的chipset才願意出貨,但他可能會面臨市場競爭的問題,如果別人都有Sandy Bridge高階機種在賣,你沒有,一定流失market share。

2. DT: Sandy Bridge有些商用機種也可以馬上出貨,但DIY or 高階消費型機種不行
DT和M/B比較複雜,因為很多DT,尤其是給玩家DIY的機種,的確有很多必須使用到很多個SATA devices(例如3台HDD......、先買DVD後又買了BD DVD.....),很多Case也有4~6個Bays,但其中有些商用機種,尤其是銀行、航空等大量櫃檯或資訊安全顧率較高的,其實和NB一樣,只需要2個SATA就非常足夠了,還有公司為了資訊安全,把ODD拿掉,只剩HDD的。所以要看廠商的決策和機種,有些可以出貨,有些不能。

3. 推算整體60~70% Sandy Bridge PC可以馬上出貨,不受瑕疵chipset影響。

這篇新聞稿的重點就是,如果你(PC品牌)可以控制產品的configuration,只用到2個SATA ports,那Intel就立刻把瑕疵chipset出給你,你也可以馬上出貨,否則就等修改好的chipset再出貨。而根據以上分析,幾乎全部的NB都符合這個要求,大約30~40%的商用DT也可能符合這個要求。也就是說,整體Sandy Bridge PC可能有60~70%(NB約50% + DT 50% x 35% = 68%)可以立刻出貨不受瑕疵影響。 而Intel原本準備的舊版6系列chipset一定足夠這些新PC的上市。

4. 已經出貨的部分,數量不多,還是有人會送回更換
已經出貨到end user的部分,數量應該不多,尤其是DT or M/B,還是有人會送回更換或重新設定使用正常的那兩個SATA ports,不過Intel已承諾要負責,成本應該會有很大部分由Intel吸收。

看看2/9的報紙和報告會不會報導這件事? 否則Richard真的要懷疑自己是不是那裏弄錯了!

2011年2月6日 星期日

力成是力晶/Elpida擴大合作的最大受惠者

力成1/31力晶宣布退出標準型PC DRAM市場(commodity DRAM),未來力晶生產的標準型DRAM將全數交由Elpida銷售,未來力晶將成為專業的memory foundry,代工客戶包括: 利基型DRAM/memory(Specialty DRAM)代工給Fabless、標準型DRAM(commodity DRAM)代工給Elpida,還有少部分Logic產品代工(例如analog IC/driver IC)。

照以上的新聞,力晶既然不再賣產品,那fabs投片理論上應該都是要投Elpida的產品,才能不用認證(或比較簡單的認證)賣給現有客戶,這樣Elpida可以把自有產能移轉更多到利潤更好的Mobile DRAM和Server DRAM,而用力晶的產能來填補commodity DRAM的空缺。至於瑞晶的產能協議中,力晶表示仍有30%的產能使用權,這部分就有點看不懂了,既然力晶不再賣產品,那瑞晶的30%產能,最後也是要賣給Elpida,那瑞晶形同100%做給Elpida賣,而且也應該都改為Elpida的產品,這樣,力晶的30%要扮演什麼角色? 難不成由瑞晶賣給力晶再賣給Elpida? 又或者,力晶要使用這30%的產能做Specialty DRAM等別的代工產品?

這件事有兩個主要影響:

第一,力成(Powertech)可能是最大受惠者: 眾所周知,Elpida是力成最大客戶(佔營收50%以上),Elpida除了部分日本生產的DRAM給力成封測,在台灣的投片(瑞晶+力晶),幾乎全部都是給力成封測,而力晶自己投的DRAM,大部分給日月光集團和力晶的合作廠做,小部分給力成,未來如果Elpida擴大投片量,由Elpida主導更多的封測單,力成很可能透過Elpida得到更多訂單,至於受惠程度多少,那家合作廠是公開發行公司,可以查一查那家合作廠的業績,應該就八九不離十了。

第二,現貨市場供給減少: 力晶是DRAM現貨市場的主力供應商,尤其是eTT產品,力晶應該是最大供應商,未來力晶退出DRAM銷售,對現貨市場應該衝擊不小,長期看,和Samsung、Hynix等品牌商關係好的module house將受惠,但短期因為供給減少的預期心理,可能助長最近現貨市場的投機氣氛,現貨價年前兩天已經飆漲12-22%,原本大家認為年後應該緩和下來,但如果現貨價受此消息影響繼續上漲,那對現貨市場的所有players(module houses/traders/brokers)都至少是 "短期" 的好事情。

年前兩天DRAM現貨價大漲12~22%

根據DRAMexchange網站上的報價,1/27~1/28兩天,DDR3 1333MHz 2Gb顆粒從US$1.83大漲到US$2.24,兩天漲幅22%,DDR3 1333MHz 1Gb顆粒則上漲12%到US$1.18。根據Inspectrum網站(http://www.inspectrumtech.com/)上的weekly report的資訊,這兩天價格急漲,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是Kingston在1/27將2GB DDR3 module條子報價從US$18調高到US$19,第二天1/28再繼續調高到US$20.5,第二是市場傳出有一家DRAM maker無法滿足OEMs(brands)的訂單,因此減少現貨市場的供貨量,引起現貨市場的投機性買盤。

現貨市場畢竟只佔15%,佔85%的合約市場更有代表性(但現貨市場有時候有領先性),二月上旬的合約價,看起來也是要漲了! 至於漲幅和持續力道如何? PC OEMs的庫存及採購政策、提高容量的促銷行為、和市場氣氛,可能比背後真正的中長期供需結構影響更大。

Intel 6系列chipset(Cougar Point for Sandy Bridge CPU)召回事件不一定是利空

Intel預期1Q11對PC市場需求量影響2M(大約佔1Q11 2%)。新版的chipset已經修改完畢開始投產,首批將於2月底出貨,4月完全量產。1Q11 Sandy Bridge缺少的部分,可使用Intel庫存的Calpella生產多一點舊平台PC,也可以增加AMD平台的用量,因為4月就可以充分量產新版chipset,對PC市場總量的影響,1Q11會下來多一些,大約2-3%,2Q11會上來多一點,對整個1H11數量則不變,如果評估時間拉長到整個上半年,則幾乎沒有影響。對ODM和主機板上面的零件(PCB/主被動元件/connector/socket)來說,1H11整體看可能還算是小小的利多哩,因為PC/NB回收RMA更換主機板很容易,但是主機板上的chipset要拔除重打,會有良率和可靠度的問題,研判大部分品牌產品不敢這樣做,只能將整片主機板報廢,重新生產新的來更換,因此這批有問題的主機板(估計約有4-6M)實體報廢之後收到Intel補償費之後等於是賣給 Intel,而新生產用來更換的主機板,等於多出來了4-6M的需求量。

結論: 如果時間只看1Q11: 對所有PC供應鏈都是小利空,但2Q11會補回來。如果時間看整個上半年,則對PC品牌、主機板以外的零件影響為中性、對ODM、主機板及上面的零件來說,影響為小小的利多,這還不包括供應鏈混亂調整時發生的此多彼缺形同調高庫存的需求增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