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0日 星期六

白牌平板異軍突起

Display Search報告指出1Q11 white box Tablet出貨量從4Q10的560K,成長到1.9M,這個數字比原先想像大了很多。讓人想到,為何當年white box Netbook(山寨本)起不來,而white box Tablet可以起來? 未來會不會也像white box Netbook一樣曇花一現?

研判當初white box Netbook不能起來,而White box Tablet可以起來,的主要原因為:

White box Netbook失敗的原因:
(1)Intel CPU/chipset和Windows OS採購成本比Brands就貴了US$50以上,成本沒有競爭力。
(2)Atom缺貨時拿不到貨,而且只能跟Intel代理商買。

White box Tablet可能成功的原因:
(1)ARM CPU廠商很多,價格便宜,供貨有選擇性,包括Rockchip(瑞芯微)、AMLogic(晶晨)、Wondermedia(威信/VIA)、Telechip(韓國)、InfoTMIC(上海盈方微)。
(2)Android OS免費,不像當初向Microsoft採購Windows沒有折扣,或者必須盜版。免費使用Android之後,不但成本和大品牌沒有差異,還可以合法打入向Amazon這種正規通路。
(3)大品牌Tablet為了要和Apple iPad力拼,規格上都不能差太多,價格都在US$400以上,但white box Tablet沒有和iPad競爭的包袱,規格可以downgrade,讓價格帶可以打到更低的segments,不像當初Netbook都是標準零件:250G/1G/LCD,white box牌的netbook只能使用品質不佳次級品零件來cost down(例如B級LCD),而white box Tablet可以使用品質優良的降低規格零件來cost down,例如Tablet的NAND容量、LCD解析度、機殼、觸控螢幕種類不同,成本差異很大,可以downgrade的地方很多,有機會做出低規格中品質產品,例如台灣大哥大的自有品牌Tablet,就是屬於這類貼牌平板。
(4)感覺上這批中國小型Tablet ODM廠商比當年Netbook雜牌軍實力強一點,最近也有聽說一線大品牌也在探詢找他們ODM Tablet的機會。

如果把white box Tablet全年估計5~6M,則2011年全球 Tablet市場就可能達到60M。

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HP確定要賣PC部門

HP終於正式宣布要分割或賣出PC部門,幾個月以來,市場一直傳聞Samsung要買HP PC部門,但被兩家公司否認,未來不知道HP是要賣給誰,如果還是賣給Samsung的話,本部落格在今年3月10日寫的文章 "假如Samsung買下HP PC部門對產業之影響"大部分內容還可以繼續適用,比較不利的產業包括: ODD、Battery Pack、Monitor、Plastic casing。HDD因為後來Samsung集團已經把HDD部門賣掉了,因此對HDD產業就沒有影響了。正負面影響都有的產業包括ODM(短期HP供應商不利、Dell供應商有利,長期影響未定)

如果是Lenovo買下HP PC部門,對台灣供應鏈則幾乎沒有影響,因為一來Lenovo本來就是台灣廠商的大客戶,二來從Lenovo當年購併IBM PC部門的例子,Lenovo也傾向使用既有的供應鏈,不會隨便更換。

如果HP暫時因為價格等因素找不到買主,也可能遵循類似Infineon分拆Qimonda、Motorola分拆Freescale和後來的MMI的模式,先讓HP PC部門獨立經營,這樣財務清楚,公司更容易被買主評價,再依據自己的營運決定未來。這種狀況,對台灣的影響也很小。

不論那一種狀況,客戶不安定感增加,和HP PC同質性最高的Dell PC,可能都會受惠,尤其是美國大企業和政府客戶。這樣的話,Dell供應鏈應該也會小小的受惠一下吧!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Google併Moto對Moto供應鏈利弊皆有,並非全部受惠

Google併購Motorola(MMI;Moto)之後,市場都認為在Google的支持下,Moto和Moto供應鏈可望受惠,只有受惠多少的差異而已,類似 "Moto概念股利多" 之類的標題,但Richard認為,對Moto供應鏈可能是受害和受惠的廠商都有,對Nokia供應鏈則全部受惠(Nokia部分下次再談)。

有幾個關鍵的問題,值得思考:
Google會繼續經營Feature phone嗎? 還是會退出Feature phone,將資源集中投入在Smartphone?

Google推動免費的Android OS,就是希望在Smartphone上面,增加Google服務的使用時間,增加廣告收入,例如Gmail、Youtube、Searching Engine、Blog、Map、Android App Market,主要目的是透過這些Google Internet服務,增加廣告和App的收入。那麼,請問,功能手機(Feature phone),可以增加Google的廣告收入嗎? 答案應該是不行,如果Google要的是Smartphone不是Feature phone,那麼,Google有沒有可能,將Moto的研發資源,全部集中在Smartphone,讓Moto Featune phone在資源減少下自然消失,甚至乾脆直接宣布放棄Featune phone,把Moto轉型成像Apple、RIM、HTC一樣的純Smartphone廠商?

如果Google/Moto退出Feature phone,集中發展Smartphone,則中短期,以Moto Feature phone訂單為主的suppliers將受害,以Moto Smartphone為主的suppliers將受惠,並不是像報紙/報告說的全面受惠。2Q11 Moto出了6.2M的Feature phone,和4.4M的Smartphone,以整機ODM為例,雖然Smartphone單價較高,但較少給台廠做,台灣做的大部分是Feature phone  ODM,一旦Google/Moto退出Feature phone,可能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台灣兩家華字輩的手機ODM,其中一家,Moto Feature phone佔了50%的業績,明年才剛剛要開始做Smartphone,不可能在一兩年內達到50%的業績,所以如果真的發生Google/Moto退出Feature phone生意,這家ODM可能將明顯受到影響,至於另一家ODM,業務以Moto Smartphone為主,加上又有Nokia,可謂雙重受惠。同樣是ODM就有正面負面兩種不同的影響方向。其他零組件,也許也應該詳細查查,Moto訂單,來自於Feature phone居多,還是Smartphone居多。如果各大品牌都很平均,那就沒差了。

也許樂觀的人會說,Google/Moto將資源集中到Smartphone,"剛好可以釋放更多Feature phone訂單給ODM阿" 就算ODM幫忙研發,但行銷、通路、產品規劃等等都還是要Google/Moto自己來,只能說,照Google的軟體業本質、改變未來的願景、世界第一的企圖心、公司鉅額的獲利規模,對於Feature phone這種蠅頭小利(或者是虧損,沒查資料不知道),又沒有未來性的business,應該提不起太大的興趣繼續經營吧! 簡單講: Smarphone是Google改變世界的工具,Feature phone呢? Google要他做什麼?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玻纖材料取代金屬機殼? 別鬧了!

這幾天媒體大幅報導高玻纖機殼可能取代部分金屬機殼,針對這種無俚頭的報導,Richard寫部落格一年多以來,是第一次連筆都懶得提,不想浪費時間。因此,本文真正的內容只有一句話:

別鬧了!

2011年8月4日 星期四

閎暉鎂合金在Smartphone內構件找到出路

自從7/24閎暉總經理吳聖揚在工商時報專訪說被外資氣瘦之後(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10724000049&cid=1210),果然市場對閎暉的關注每日增加,本周連續有兩家券商出研究報告,說道閎暉賠錢多年的鎂合金事業部,終於在Samsung高階旗艦機種(聽起來就是Galaxy S II)上找到內構件的大訂單,跟上最近Samsung Galaxy S II全球狂賣的熱潮。

說起來,閎暉做Smartphone內構件應該是不錯的出路,理由有三,第一,閎暉過去幾年的經驗,顯示他做外觀件競爭力不佳,鎂合金部門連年獲利不佳,何況現在外觀件已經進入CNC鉅額投資時代,閎暉更加沒有機會,但是內構件一來品質要求遠低於外觀件,良率可以高很多,對閎暉而言比較容易賺錢,二來也不用表面處理,省掉很多麻煩事,這兩個閎暉以前的弱點,都在內構件變得不重要了,確實有機會做起來(雖然單價也遠低於機殼外觀件)。第二, Smartphone螢幕動輒大於4",在大尺寸又要做薄型化,金屬件大概是免不了的,HTC使用金屬做機殼、Apple使用金屬做邊框,Samsung反其道而行,機殼用塑膠,但就需要一大片鎂合金壓鑄內構件來支撐結構,三種設計工法各有優缺點,不一定需要評論誰好誰壞,只是最近Samsung強勁崛起,讓閎暉找到不錯的出路。第三,閎暉手機鍵盤市占率很大,和客戶很熟,對內構件訂單有連帶幫助,對客戶而言,你的公司系統本來就在認證供應商之內,只剩下產品認證,而內構件還蠻容易做的,就乾脆一起向閎暉採購比較方便。

再談可成科技

今年3月1日,曾寫過一篇文章"可成是台灣少數的3M成長公司(Market size/Market share/Margin)",當時想這三個M比較起來,可成應該是Market size成長最大,其次是Market share,而Margin應該是成長最小的一個M,沒想到,後來的發展,居然是Margin上升的幅度最驚人。可成的2Q11財報實在是好的超過預期,本身不是循環型產業(塑化、DRAM、LCD等),利潤率居然可以和景氣循環型產業處於cycle uptrend的時候一樣往上跳升。毛利率1Q10 32.9%, 2Q10 33.1%, 3Q10 33.9%, 4Q10 39.8%, 1Q11 40.0%, 2Q11繼續大幅上升到 47.1%(NRE/Tooling收入約3E,這部分屬常態性質,只是各季變動較大),OP%也從1Q10 16.8%逐季大幅提升到2Q11的36.2%,一年多提高了一倍有餘,這種向上趨勢,也造成未來預測的困難度。

高毛利率的維持

毛利率能否維持,主要看產能供需、同業競爭和進入障礙,可成NB營收約佔55%,其中一大部分屬於MBook系列,使用鋁擠+CNC工法,其他NB主要使用鎂鋁合金壓鑄成型,Smartphone大約佔35%營收,幾乎都是使用鋁擠+CNC工法做成Unibody機殼,再加一些小量的iMP3,CNC產能已經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源。到2011年底CNC產能(推測主要為攻牙加工中心機)可成約有12,000台,EMS集團概估約10,000台,其他兩三家小廠合計約800~1,000台。

就產業角度看,攻牙加工中心機的領導廠商日本Brother和Fanuc公司,產能吃緊,因為以往這類CNC主要應用在模具製造和樣品製造,但SJ的公司從iMP3開始,到MBook、iSmartphone卻不惜成本將CNC用來製造成品,需求量頓時放大N倍,使得Fanuc和Brother產能供不應求,產能幾乎都被台灣這兩大金屬機殼客戶包下,中小型競爭者只能買剩下的零頭,無法建立基本產能進入大客戶市場競爭。因此預料到1H12 CNC產能還是吃緊,繼續兩家寡佔局面,讓可成OP%有機會維持在高檔。至於進入障礙,除了上百億CNC設備投資設立的資金障礙,和設備廠商的產能受限障礙之外,龐大的生產經驗累積的技術人力(CNC程式師/製程工程師和作業員)和學習曲線,也是後進廠商望塵莫及的進入障礙。

鎂鋁壓鑄(NB為主)機台產能利用率不高,離滿載還很遠,但因為後段組裝線和表面處理線的產能是和鋁擠+CNC or Unibody共用,所以在後段產能吃緊之下,可成對NB客戶也堅持價格,但這部分OP%變數較大,取決於其他廠商的能力能否提升上來。

CNC攻牙中心機領導廠商是Fanuc和Brother

至於為何CNC廠商這麼多,為何一定要找這兩家,跨行如隔山,這種機械業的東西,就不大懂了,查了一下網路資料,加工一個機殼會需要用到五、六把刀子,有些是鑽孔、有些是銑邊、有些是雕刻框架,中間需要換刀,主軸的加減速和軟體控制非常重要,Fanuc是CNC控制器領導廠商,Brother也使用自己的控制器、加值軟體,這些先進的工具機廠商,還有智能化技術,例如線上熱誤差補償提高機器的可靠度和穩定性、自動化刀具管理監控、和學習控制技術來提升加工效率,可以在重複性加工製程(就像上述生產大量成品而非樣品、模具)的生產線上提升加工效率200%以上,以Fanuc公司的學習控制(learning control)技術為例,可以使剛性攻牙速度由2500rpm提升為5000rpm,且攻牙精度也明顯提升,並可增加多軸同動加工速度,而Brother也強調高加減速、非切削時間的縮短,提高生產性和快速的刀具交換都是該公司強項。(智能化工具機技術, 機械月刊第三十四卷第三期,陳正雄;  陳正雄教授談工具機的未來, 工程科技通訊111期, 張萬珍; 2011 年Brother 公司攻牙中心機銷售動向,機器公會譯自生產財2011 年6 月號)

長期觀察事項

可成未來6~12個月的產業和公司前景,應該都還不錯,但如果站在經營者的角度,也許必須思考更長遠的未來,無近憂不代表沒有遠慮,也許,看得更久一點,需要觀察 :1. 這兩三年可成有龐大的設備投資,但(折舊/COGS)比例卻逐年下降,因為這些CNC以8~10年提列折舊,以NB為例,以往外觀流行通常3~5年一次(還記得塑膠件+IMR嗎?),只是不知道Unibody會不會流行8~10年。2.Samsung Galaxy I採用塑膠外殼,賣得不錯,Galaxy II繼續採用塑膠外殼(內構件為鎂鋁壓鑄),造成全球狂賣,已確定成為繼iPhone之後最暢銷的Smartphone單一機種,可見除了Metal Unibody外,還有別的選擇,也可以讓產品熱賣。3.雖然CNC+Unibody進入障礙很高,但那是指新進廠商而言,對於現有兩家寡占廠商來說,也許可以算一下今年擴充機台數量和客戶需求的成長幅度,是否吻合,來揣摩一下對手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