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NB 2Q10下修數字,和各大品牌比較,算是比較差的,無論是QoQ或下修幅度,都比Acer, HP, Dell, Toshiba差,目前公司對外的發言如下:
2Q10 NB/netbook shipments -5% QpQ
2Q10 M/B shipments -15% QoQ
3Q10 NB/netbook shipments +15% QpQ
3Q10 M/B shipments +15~20% QoQ
通常下修幅度大,表示庫存需要注意,而庫存和售價又息息相關......
這是一個產業基本研究blog,內容方向為:(1)總體經濟、(2)科技產業研究、(3)科技新聞分析、(4)公司基本研究。討論包括:市場、產品、技術、業務、競爭力、產業動態、企業策略、財務數字、獲利能力等議題,期望了解產業及公司的長期獲利潛力。(基本面定義:和企業獲利有關的稱為基本面) 意見討論歡迎留言或來信,如需簡報服務請聯絡信昕產研richardresearchblog@gmail.com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晨星半導體Mstar(一)
最近晨星半導體(Mstar)開股東會,準備在台灣上市,該公司長期低調,資料稀少,本文綜合各種來源包括媒體、通路調查、產業報告、各類網站、以及大量的推估臆測,來談一談這家台灣第二大IC設計公司。
Mstar成立初期的古早歷史-從崇貿出發
Mstar核心技術團隊早年出身自TI和Dallas的mixed signal設計團隊,具備台灣相對稀少的混合信號研發經驗,來台後到世大半導體的設計服務部門,後來世大被併入台積電,原始團隊結合部分台灣人才後,加入System General(崇貿科技,於2007年被Fairchild併購)成立新部門,開發當時正熱門的LCD monitor IC產品。在所謂的五合一/六合一SoC出來之前,當時許多廠商都先做Scaler,然後搭配ADI(Analog Device Inc.)的ADC運作,Mstar團隊(當時還在崇貿)和其他台灣同行不一樣,憑藉技術團隊優異的類比技術基礎,反向先推出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首先和SmartASIC(晶磊)的Scaler合作推廣,再獨立銷售,逐步搶到ADI的市場,接著推出自己的Scaler SoC產品,由於ADC IP是影響LCD monitor controller的performance的重要IP block,Mstar團隊以優異的ADC基礎所設計的Scaler SoC在效能上取得領先,加上產品線完整,及不斷努力cost down,終於在cost/performance上取得競爭優勢,逐步擴大LCD monitor IC佔有率,在十幾家國內外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進逼當年領導者Genesis的市場地位。2002年5月因為經營方向不同,Mstar團隊從崇貿分家,以類似最近華碩/和碩的水平分割方式,將原公司和股權直接一分為二,獨立分割晨星半導體,成立時股本1.75E。
快速成長期2002~2005
2002成立第一年營收估計2.8E,,2003年營收估計就大幅成長到7E以上。
2004年Mstar在LCD monitor IC攻下包括Samsung和LG在內的各大客戶,市場佔有率推估30~40%已達世界前兩名,單項產品營收約20E,全公司營收約28E,繼續倍數成長。獲利8.2E。該年Mstar的LCD TV也開始出貨,當時TV並沒有SoC,Mstar最早的solution是先出貨Scaler+De-interlancer IC,後來整合Viedo decoder變成back-end SoC(Image processor),ADC產品線則持續擴大佔有率,主要應用在高階Progressive CRT TV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是CRT TV生產重鎮,據說Mstar在2005年後取得CRT TV用的ADC幾乎壟斷市場的地位。
2005年營收約56E,還是倍數成長,獲利約21E成長更大,推估LCD monitor IC市佔率提高到40~50%,確定達到世界第一,但在Mstar和Realtek等台商激烈競爭下,產品單價快速滑落,ASP < US$2.0,外商Genesis、Pixelworks、STM和MRT(台商晶捷 )則節節敗退。Analog LCD TV方面,當年市場主流的solution為Video decoder + De-interlacer/Scaler(二合一晶片) + Audio processor + HDMI/DVI controller一套四顆IC。除了monitor和TV,2005年Mstar也以既有大尺寸的基礎,切入中小尺寸display市場,包括portable TV、Portable DVD player with display、 Car TV等,Mstar的solution特色是將Inverter整合進去,中小尺寸display controller雖然單價不高,但做的人也少,當年主要廠商包括Mstar和碩頡。
穩定成長期2006~2009
2006年營收約80E,獲利約27E,因為基期已大,無法像早年那樣每年幾倍數的成長。此時Analog LCD TV的主流solution整合為Video-decoder/De-interlancer/Scaler(三合一SoC) + HDMI/DVI + Audio processor共三顆晶片,整合進度較快的廠商如MTK、Broadcom等已經將front-end的MPEG2 decoder + audio decoder(ATSC:AC3 or DVB-T MPEG1)整合進入back-end的Image processor內。2006年Mstar的LCD TV晶片大幅成長,Philips、AOC率先採用Mstar為主力供應商之一,其他品牌也開始小量交貨。
2007年營收約125E,獲利約36E,LCD monitor IC成長已經趨緩,主要靠LCD TV IC帶動成長,成功打入Samsung等大品牌,Mstar的優勢是back-end image processor做得很好,雖然front-end的整合進度落後其他同業,但國際電視大廠還是紛紛採用,但主要用在20~32"的中尺寸電視,也有些Monitor品牌使用在monitor/TV雙用的18~24" multi-function monitor(MFM)上面。另外,新產品方面,GPS晶片、RFID晶片、和T-con晶片(Timing controller)應該也是在2007年開始小量出貨。
2008年營收約152E,依照最近公司公布,將員工分紅依照淨值計算費用,回溯重編的財報顯示,獲利約25E。此時LCD TV IC的整合已經差不多了,大家的solution都大同小異,成本競爭更加重要,Mstar再度發揮後來居上的cost down本事,推估Mstar 2008年LCD TV市佔率超過20%,對韓國品牌和中國品牌客戶出貨量都大放異彩,出貨量成為僅次於MTK的第二大廠,但是產值可能差比較多,因為不像MTK 2008年100%都是Digital TV,Mstar供應給中國品牌主要還是Analog TV,單價差很多。其他產品部份,GPS IC繼續放量,在中國市場屬於領先群,T-con則穩定成長。這一年Samsung提高in-house LCD TV IC的供貨量,將Trident和MTK慢慢淡出,策略上高階TV用in-house,中低階用Mstar為主。
2009年營收約277E,獲利48E。公司表示LCD TV IC出貨量超過1E顆,但這應該是包括中小尺寸TV (Portable TV、Car TV)和20-24"介於monitior和TV中間的MFM產品,合計達到1E顆。至於32"以上的TV,2009年受惠於中國推動家電下鄉,讓中國LCD TV市場大幅成長,中國本地品牌又因3-4級城市的通路優勢,順勢擴大佔有率,而Mstar正是中國品牌TV IC的主力供應商,也跟著水漲船高,此外,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小牌White box無法統計,如果把這些算進去,Mstar 2009年32"以上LCD TV IC出貨量推估可達50~60M,幾乎倍數成長,Mstar市占率估計超過30%,有可能已經超過MTK達到世界第一。但除了 TV IC 之外,其他產品則乏善可陳,延誤多時的手機IC,在2009年還是沒有競爭力,只能算是sampling階段。
2010年手機IC終於量產
2010年營收公司說可超過10E美元,就是超過320E台幣。今年成長主力還是LCD TV,但2.5G手機baseband IC終於開始量產,公司保守表示單月出貨量超過1M應該不難,除了山寨機之外,也有打入中國品牌手機客戶,據媒體報導,3Q10單月出貨量可望達到3M,4Q10單月出貨量可望達到5M,.......
改天有空再寫.......
Mstar成立初期的古早歷史-從崇貿出發
Mstar核心技術團隊早年出身自TI和Dallas的mixed signal設計團隊,具備台灣相對稀少的混合信號研發經驗,來台後到世大半導體的設計服務部門,後來世大被併入台積電,原始團隊結合部分台灣人才後,加入System General(崇貿科技,於2007年被Fairchild併購)成立新部門,開發當時正熱門的LCD monitor IC產品。在所謂的五合一/六合一SoC出來之前,當時許多廠商都先做Scaler,然後搭配ADI(Analog Device Inc.)的ADC運作,Mstar團隊(當時還在崇貿)和其他台灣同行不一樣,憑藉技術團隊優異的類比技術基礎,反向先推出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首先和SmartASIC(晶磊)的Scaler合作推廣,再獨立銷售,逐步搶到ADI的市場,接著推出自己的Scaler SoC產品,由於ADC IP是影響LCD monitor controller的performance的重要IP block,Mstar團隊以優異的ADC基礎所設計的Scaler SoC在效能上取得領先,加上產品線完整,及不斷努力cost down,終於在cost/performance上取得競爭優勢,逐步擴大LCD monitor IC佔有率,在十幾家國內外競爭者當中脫穎而出,進逼當年領導者Genesis的市場地位。2002年5月因為經營方向不同,Mstar團隊從崇貿分家,以類似最近華碩/和碩的水平分割方式,將原公司和股權直接一分為二,獨立分割晨星半導體,成立時股本1.75E。
快速成長期2002~2005
2002成立第一年營收估計2.8E,,2003年營收估計就大幅成長到7E以上。
2004年Mstar在LCD monitor IC攻下包括Samsung和LG在內的各大客戶,市場佔有率推估30~40%已達世界前兩名,單項產品營收約20E,全公司營收約28E,繼續倍數成長。獲利8.2E。該年Mstar的LCD TV也開始出貨,當時TV並沒有SoC,Mstar最早的solution是先出貨Scaler+De-interlancer IC,後來整合Viedo decoder變成back-end SoC(Image processor),ADC產品線則持續擴大佔有率,主要應用在高階Progressive CRT TV市場,尤其是中國大陸是CRT TV生產重鎮,據說Mstar在2005年後取得CRT TV用的ADC幾乎壟斷市場的地位。
2005年營收約56E,還是倍數成長,獲利約21E成長更大,推估LCD monitor IC市佔率提高到40~50%,確定達到世界第一,但在Mstar和Realtek等台商激烈競爭下,產品單價快速滑落,ASP < US$2.0,外商Genesis、Pixelworks、STM和MRT(台商晶捷 )則節節敗退。Analog LCD TV方面,當年市場主流的solution為Video decoder + De-interlacer/Scaler(二合一晶片) + Audio processor + HDMI/DVI controller一套四顆IC。除了monitor和TV,2005年Mstar也以既有大尺寸的基礎,切入中小尺寸display市場,包括portable TV、Portable DVD player with display、 Car TV等,Mstar的solution特色是將Inverter整合進去,中小尺寸display controller雖然單價不高,但做的人也少,當年主要廠商包括Mstar和碩頡。
穩定成長期2006~2009
2006年營收約80E,獲利約27E,因為基期已大,無法像早年那樣每年幾倍數的成長。此時Analog LCD TV的主流solution整合為Video-decoder/De-interlancer/Scaler(三合一SoC) + HDMI/DVI + Audio processor共三顆晶片,整合進度較快的廠商如MTK、Broadcom等已經將front-end的MPEG2 decoder + audio decoder(ATSC:AC3 or DVB-T MPEG1)整合進入back-end的Image processor內。2006年Mstar的LCD TV晶片大幅成長,Philips、AOC率先採用Mstar為主力供應商之一,其他品牌也開始小量交貨。
2007年營收約125E,獲利約36E,LCD monitor IC成長已經趨緩,主要靠LCD TV IC帶動成長,成功打入Samsung等大品牌,Mstar的優勢是back-end image processor做得很好,雖然front-end的整合進度落後其他同業,但國際電視大廠還是紛紛採用,但主要用在20~32"的中尺寸電視,也有些Monitor品牌使用在monitor/TV雙用的18~24" multi-function monitor(MFM)上面。另外,新產品方面,GPS晶片、RFID晶片、和T-con晶片(Timing controller)應該也是在2007年開始小量出貨。
2008年營收約152E,依照最近公司公布,將員工分紅依照淨值計算費用,回溯重編的財報顯示,獲利約25E。此時LCD TV IC的整合已經差不多了,大家的solution都大同小異,成本競爭更加重要,Mstar再度發揮後來居上的cost down本事,推估Mstar 2008年LCD TV市佔率超過20%,對韓國品牌和中國品牌客戶出貨量都大放異彩,出貨量成為僅次於MTK的第二大廠,但是產值可能差比較多,因為不像MTK 2008年100%都是Digital TV,Mstar供應給中國品牌主要還是Analog TV,單價差很多。其他產品部份,GPS IC繼續放量,在中國市場屬於領先群,T-con則穩定成長。這一年Samsung提高in-house LCD TV IC的供貨量,將Trident和MTK慢慢淡出,策略上高階TV用in-house,中低階用Mstar為主。
2009年營收約277E,獲利48E。公司表示LCD TV IC出貨量超過1E顆,但這應該是包括中小尺寸TV (Portable TV、Car TV)和20-24"介於monitior和TV中間的MFM產品,合計達到1E顆。至於32"以上的TV,2009年受惠於中國推動家電下鄉,讓中國LCD TV市場大幅成長,中國本地品牌又因3-4級城市的通路優勢,順勢擴大佔有率,而Mstar正是中國品牌TV IC的主力供應商,也跟著水漲船高,此外,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小牌White box無法統計,如果把這些算進去,Mstar 2009年32"以上LCD TV IC出貨量推估可達50~60M,幾乎倍數成長,Mstar市占率估計超過30%,有可能已經超過MTK達到世界第一。但除了 TV IC 之外,其他產品則乏善可陳,延誤多時的手機IC,在2009年還是沒有競爭力,只能算是sampling階段。
2010年手機IC終於量產
2010年營收公司說可超過10E美元,就是超過320E台幣。今年成長主力還是LCD TV,但2.5G手機baseband IC終於開始量產,公司保守表示單月出貨量超過1M應該不難,除了山寨機之外,也有打入中國品牌手機客戶,據媒體報導,3Q10單月出貨量可望達到3M,4Q10單月出貨量可望達到5M,.......
改天有空再寫.......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鴻海加薪對其他台灣ODM的影響:利大還是弊大還很難說
鴻海加薪影響市面上有許多分析和報導,主流意見似乎認為所謂電子五哥六哥等ODM受害最大,因為成本增加,但報價很難增加,其次才是其他產業。RRB有些不同的想法,對NB ODM來說,這件事可能利弊都有,而且弊不一定大於利。
1. 鴻海加薪是全中國的事情,涵蓋所有產業,數億勞工,NB ODM影響不會最大,畢竟,中國勞工不會管你是不是所謂的電子五哥六哥,也不在乎你做甚麼產品,工資過低的廠商,就會面臨壓力,尤其是(1)在鴻海工廠附近的,同一個城市(鎮)的影響更大(2)薪資過低的(3)工作環境惡劣的傳統產業,例如污染高的、溫度熱的(有些機械業有高溫熔爐,不可能裝冷氣),NB ODM似乎都不太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受到的影響應該不會比數百萬家台資、港資、日資、韓資、歐美資、本地中資廠商來的更嚴重。
2. 既然是全中國的問題,那就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但一兩年內,無論是東歐、印尼、印度、越南,都沒有足夠的基礎建設、技術勞工、和生產能量,可以取代一部分中國的生產基地地位(即使一小部分都不太可能),那麼,影響實在有限。至於是否會讓中國廉價產品不再廉價,影響需求? 或者誘發通膨促使各國央行升息再度扼殺經濟? 則可能是想太遠的,這種大趨勢都是需要好幾年才形成的,不會馬上有重大改變,何況,中國還有內陸、四川和大西部龐大的低薪人口可以利用。
3. 如果今年內就加薪,因為舊訂單的價格是去年就談定的,每季只有cost down plan的review,當然毛利率今年會受影響,但至少到今天為止,沒聽說鴻海以外那家ODM跟進調漲工資,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ODM薪資本來就比平均水準高一些,沒有立即的壓力,因此今年內,鴻海的成本競爭力,將輸給(或拉近)沒有調漲薪資的其他NB ODM。對其他ODM可能是利多。
4. 根據媒體報導,去年廣達和仁寶為競爭NB No.1,其中一家,為爭取HP訂單,對今年的案子殺價搶單,一刀殺到見骨,另一方面,兩家EMS跨入ODM,也以極低價格爭取netbook訂單,現在明年2011年第一波projects的RFQ都已經發出,未來幾個月就是競標projects的密集時刻,此時鴻海加薪事件一出,各家ODM人心惶惶,恐怕明年遲早都要跟進加薪,因此會不會在報價的時候,預留一些buffer? 不再像去年殺價殺到見骨? 如果真能促使產業恢復一點點秩序的話,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利大於弊也不無可能。
5. NB一般報價模式是BOM cost + MVA,簡化可說是BOM plus,其中有包含人工成本項目,所以如果人工成本上漲,就像零件總有漲漲跌跌,ODM可以反應在BOM Plus的報價模式裡面,至於和客戶討價還價,最後再被客戶砍一口價多少,那就另當別論,這裡要說的是,勞工成本上漲,和零件漲價,是一樣的意思,都可以在報價系統上面反應,當然,那是指明年的new projects而言,如果是今年舊機種,如果人工成本上漲,大多是需要自行吸收的。只是看到很多分析,把明年成本會上升多少,獲利會減少多少,這樣的計算也太簡化了,完全沒有考慮到明年新案子會有新的報價流程,分析似乎過度悲觀。
1. 鴻海加薪是全中國的事情,涵蓋所有產業,數億勞工,NB ODM影響不會最大,畢竟,中國勞工不會管你是不是所謂的電子五哥六哥,也不在乎你做甚麼產品,工資過低的廠商,就會面臨壓力,尤其是(1)在鴻海工廠附近的,同一個城市(鎮)的影響更大(2)薪資過低的(3)工作環境惡劣的傳統產業,例如污染高的、溫度熱的(有些機械業有高溫熔爐,不可能裝冷氣),NB ODM似乎都不太符合上述三個條件,受到的影響應該不會比數百萬家台資、港資、日資、韓資、歐美資、本地中資廠商來的更嚴重。
2. 既然是全中國的問題,那就是國家與國家的競爭,但一兩年內,無論是東歐、印尼、印度、越南,都沒有足夠的基礎建設、技術勞工、和生產能量,可以取代一部分中國的生產基地地位(即使一小部分都不太可能),那麼,影響實在有限。至於是否會讓中國廉價產品不再廉價,影響需求? 或者誘發通膨促使各國央行升息再度扼殺經濟? 則可能是想太遠的,這種大趨勢都是需要好幾年才形成的,不會馬上有重大改變,何況,中國還有內陸、四川和大西部龐大的低薪人口可以利用。
3. 如果今年內就加薪,因為舊訂單的價格是去年就談定的,每季只有cost down plan的review,當然毛利率今年會受影響,但至少到今天為止,沒聽說鴻海以外那家ODM跟進調漲工資,一方面也是因為有些ODM薪資本來就比平均水準高一些,沒有立即的壓力,因此今年內,鴻海的成本競爭力,將輸給(或拉近)沒有調漲薪資的其他NB ODM。對其他ODM可能是利多。
4. 根據媒體報導,去年廣達和仁寶為競爭NB No.1,其中一家,為爭取HP訂單,對今年的案子殺價搶單,一刀殺到見骨,另一方面,兩家EMS跨入ODM,也以極低價格爭取netbook訂單,現在明年2011年第一波projects的RFQ都已經發出,未來幾個月就是競標projects的密集時刻,此時鴻海加薪事件一出,各家ODM人心惶惶,恐怕明年遲早都要跟進加薪,因此會不會在報價的時候,預留一些buffer? 不再像去年殺價殺到見骨? 如果真能促使產業恢復一點點秩序的話,可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利大於弊也不無可能。
5. NB一般報價模式是BOM cost + MVA,簡化可說是BOM plus,其中有包含人工成本項目,所以如果人工成本上漲,就像零件總有漲漲跌跌,ODM可以反應在BOM Plus的報價模式裡面,至於和客戶討價還價,最後再被客戶砍一口價多少,那就另當別論,這裡要說的是,勞工成本上漲,和零件漲價,是一樣的意思,都可以在報價系統上面反應,當然,那是指明年的new projects而言,如果是今年舊機種,如果人工成本上漲,大多是需要自行吸收的。只是看到很多分析,把明年成本會上升多少,獲利會減少多少,這樣的計算也太簡化了,完全沒有考慮到明年新案子會有新的報價流程,分析似乎過度悲觀。
半導體和零件產業,下半年將面臨清理庫存,旺季不旺
延續上一篇文章,目前看到看到產業下游廠商,已經開始嚴格控制存貨水準,以因應歐洲和中國需求走弱的不確定性,不管之前有多麼缺貨,現在聽到已經 "幾乎沒有缺貨的零件了",少數現在還供應吃緊的零件,例如NOR Flash,預期3Q10供應將不再吃緊,大概只剩下PCB和SPS因為金屬原物料等特殊因素,還算有點吃緊。
目前有幾個現象:
1. 大家關心的議題,已經從 "怕旺季缺貨" 變成 "怕庫存用不完",控制庫存已成優先目標,不再有double booking。
2. 下游庫存高的零件,已經開始向上游縮減訂單,以優先消化在手庫存。
3. 零件接單lead time全面開始縮短。
4. 下游品牌和ODM,對上游的殺價力道增強。
因此,RRB預測:
1. 不管終端需求如何,2H10上游廠商業績將比下游廠商差。
2. 部分半導體和零件業,因為下游庫存不少,2H10可能會面臨下游為了控制庫存而砍單,有些人上游廠商可能很快會發現,訂單一夕之間就消失了。
3. 議價力往下游移動,很多原本是賣方市場的零件,將轉變成買方市場,上游業者如何維持產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將是2H10經營績效的重點。
4. 上半年缺的越兇的產品,下半年翻轉的也越快越嚴重,因為都在over-booking,也很多人偷偷累積了不少庫存。
5. 供應鏈越上游的廠商,感受到訂單縮減的時間越慢,但是一旦發生,也將越嚴重。
6. 下游廠商為了維持關係,或者把砍單合理化,或者為了掩飾上半年一面偷偷堆庫存一面over booiking以爭取allocation的行為,一定會用歐洲債務風暴作為藉口,其實,可能歐洲/中國需求減弱只占30%砍單理由,庫存過高和double booking占70%理由。
至於上(游)瘦,下(游)會不會肥,現在的主流意見好像認為鴻海加薪每家ODM都會遭殃,但是,至少到今天為止,加薪的只有鴻海,其他ODM都還沒有開始,但是對零件廠砍價,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或準備即將要開始了,你說,下(游)會不會肥呢?
目前有幾個現象:
1. 大家關心的議題,已經從 "怕旺季缺貨" 變成 "怕庫存用不完",控制庫存已成優先目標,不再有double booking。
2. 下游庫存高的零件,已經開始向上游縮減訂單,以優先消化在手庫存。
3. 零件接單lead time全面開始縮短。
4. 下游品牌和ODM,對上游的殺價力道增強。
因此,RRB預測:
1. 不管終端需求如何,2H10上游廠商業績將比下游廠商差。
2. 部分半導體和零件業,因為下游庫存不少,2H10可能會面臨下游為了控制庫存而砍單,有些人上游廠商可能很快會發現,訂單一夕之間就消失了。
3. 議價力往下游移動,很多原本是賣方市場的零件,將轉變成買方市場,上游業者如何維持產能利用率和毛利率,將是2H10經營績效的重點。
4. 上半年缺的越兇的產品,下半年翻轉的也越快越嚴重,因為都在over-booking,也很多人偷偷累積了不少庫存。
5. 供應鏈越上游的廠商,感受到訂單縮減的時間越慢,但是一旦發生,也將越嚴重。
6. 下游廠商為了維持關係,或者把砍單合理化,或者為了掩飾上半年一面偷偷堆庫存一面over booiking以爭取allocation的行為,一定會用歐洲債務風暴作為藉口,其實,可能歐洲/中國需求減弱只占30%砍單理由,庫存過高和double booking占70%理由。
至於上(游)瘦,下(游)會不會肥,現在的主流意見好像認為鴻海加薪每家ODM都會遭殃,但是,至少到今天為止,加薪的只有鴻海,其他ODM都還沒有開始,但是對零件廠砍價,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或準備即將要開始了,你說,下(游)會不會肥呢?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採購策略/庫存政策的改變,將使2H10上瘦下肥
一、上游產業供需模型不容易準確
影響零件/材料供需狀況有四大因素: (1)需求demand (2)供給supply (3)庫存inventory (4)採購或存貨政策policy,前三項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大體上和demand、supply和inventory有絕對關係,以上三者的調查和預測在大部分行業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各種各樣的demand/supply + inventory model中有很多變數因為取得不易,常被迫使用很多估計值(例如市場量/各工廠產能/良率),估計值一多,再專業的機構,做出來的model難免還是有誤差,偏偏許多產業(例如DRAM)這個3、4%的微小誤差,往往讓結果呈現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的效果,有時候,供需預測誤差5%、產品價格預測誤差可能擴大到50%、獲利預測誤差甚至高達500%。比較好的方法是加入 "現況修正" 因素,model = demand/supply + inventory + condition adjustment, 就是說做出來的model,還要即時的調查產業最新的價格和供需變化,來檢視model的預測是否符合現狀,並回饋系統做修正。坦白說,即使以上各事項都做得很好,預測結果也常常錯誤,供需狀況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就風雲變色,shortage變over supply,漲價變跌價,相反亦然,所在多有。
二、採購/存貨政策改變對供需狀況的影響常常被人忽略
至於第四項因素policy: 採購策略和存貨政策的改變,常常被人忽略,但這項因素在特定時刻,卻是供需反轉的重要因素,以今年為例,年初時,景氣復甦,產業氣氛樂觀,許多零件材料缺貨,讓很多廠商驚覺,如果在Q1淡季時材料就缺這麼大,那下半年旺季時還得了,需求成長+材料缺貨,讓廠商的策略採購部門,紛紛決定提高零件的庫存量,以免旺季時缺貨,這個時候,零件demand = 生產demand + 庫存增加demand,今年上半年狀況就是這樣,上游業績都比下游好,越上游的產業,缺貨情況越嚴重,因為supply chain的每個環節都在提高庫存量(re-stocking),層層擴大到上游就是大缺特缺。
三、下游採購政策已經從re-stocking轉為de-stocking
最近因為歐洲和中國電子產品需求不如預期,歐債風暴也衝擊各界對今年旺季的信心,這個時候,各下游公司的策略採購,不會有人膽敢針對下半年旺季積極備貨,反而因為很多零件庫存已高,已經開始縮減訂單量,來降低庫存,這個時候,對上游的零件demand = 生產demand - 庫存減少demand,policy改變,讓庫存demand從正轉負,從加分變為減分,也就是說,不管最後歐洲和中國真正的需求如何? 也不管 "生產demand" 多少,只要採購策略從累積庫存轉為消化庫存,則上游產業就勢必面臨旺季不旺,即使下游還是有正常旺季。而現在的經濟氣氛和產業氣氛,應該很快的,所有的零件都會轉為de-stocking。因此今年下半年,下游業績將比上游好,若加上產能利用率的因素,將呈現 "上瘦下肥" 的狀況,和上半年剛好相反。
因此,不管(1)demand (2)supply (3)inventory如何,但(4)policy因為經濟和產業氣氛不佳,已經確定改變,光這一個因素,就足以讓2H10轉為 "所有零件不再缺貨" 以及 "上瘦下肥"。
四、零件供應概況
雖然5月下旬因為NB廠調高forecast(4月是調降),使得有些廠商短暫的備料不及出貨,但從中長期來看,去年供貨吃緊的HDD,已經率先於今年3月開始轉為over supply,產品價格已經連續下跌4個月,LCD價格也早就開始反轉下跌,光碟機因為OPU和馬達驅動IC缺貨,價格硬了將近一年,最近不再缺貨,並開始遭逢PC品牌廠大幅砍價的壓力,恐怕很快就會恢復以前的"光跌"機,之前缺貨的許多小IC,因為下游庫存已高,供需反轉應該為期不遠,至於DRAM,目前看來還是有點吃緊,但是下游品牌PC廠的庫存已經偏高,未來半年downside risk > upside risk。NAND Flash 2Q10因為Apple大肆採購供應吃緊,但3Q10以後,Apple的採購高峰結束,價格恐怕也將失去動能。legancy/niche DRAM、NOR Flash也有可能因為客戶採購政策改變而降低需求,foundry在4Q10也有downside risk。而許多下游ODM & Brands,則看準了這項趨勢,正準備大肆殺價一番,企圖將上半年因供應吃緊被吸走的利潤,拿一些回來。
影響零件/材料供需狀況有四大因素: (1)需求demand (2)供給supply (3)庫存inventory (4)採購或存貨政策policy,前三項的重要性不言可喻,供不應求或供過於求大體上和demand、supply和inventory有絕對關係,以上三者的調查和預測在大部分行業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各種各樣的demand/supply + inventory model中有很多變數因為取得不易,常被迫使用很多估計值(例如市場量/各工廠產能/良率),估計值一多,再專業的機構,做出來的model難免還是有誤差,偏偏許多產業(例如DRAM)這個3、4%的微小誤差,往往讓結果呈現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的效果,有時候,供需預測誤差5%、產品價格預測誤差可能擴大到50%、獲利預測誤差甚至高達500%。比較好的方法是加入 "現況修正" 因素,model = demand/supply + inventory + condition adjustment, 就是說做出來的model,還要即時的調查產業最新的價格和供需變化,來檢視model的預測是否符合現狀,並回饋系統做修正。坦白說,即使以上各事項都做得很好,預測結果也常常錯誤,供需狀況往往在你意想不到的時候就風雲變色,shortage變over supply,漲價變跌價,相反亦然,所在多有。
二、採購/存貨政策改變對供需狀況的影響常常被人忽略
至於第四項因素policy: 採購策略和存貨政策的改變,常常被人忽略,但這項因素在特定時刻,卻是供需反轉的重要因素,以今年為例,年初時,景氣復甦,產業氣氛樂觀,許多零件材料缺貨,讓很多廠商驚覺,如果在Q1淡季時材料就缺這麼大,那下半年旺季時還得了,需求成長+材料缺貨,讓廠商的策略採購部門,紛紛決定提高零件的庫存量,以免旺季時缺貨,這個時候,零件demand = 生產demand + 庫存增加demand,今年上半年狀況就是這樣,上游業績都比下游好,越上游的產業,缺貨情況越嚴重,因為supply chain的每個環節都在提高庫存量(re-stocking),層層擴大到上游就是大缺特缺。
三、下游採購政策已經從re-stocking轉為de-stocking
最近因為歐洲和中國電子產品需求不如預期,歐債風暴也衝擊各界對今年旺季的信心,這個時候,各下游公司的策略採購,不會有人膽敢針對下半年旺季積極備貨,反而因為很多零件庫存已高,已經開始縮減訂單量,來降低庫存,這個時候,對上游的零件demand = 生產demand - 庫存減少demand,policy改變,讓庫存demand從正轉負,從加分變為減分,也就是說,不管最後歐洲和中國真正的需求如何? 也不管 "生產demand" 多少,只要採購策略從累積庫存轉為消化庫存,則上游產業就勢必面臨旺季不旺,即使下游還是有正常旺季。而現在的經濟氣氛和產業氣氛,應該很快的,所有的零件都會轉為de-stocking。因此今年下半年,下游業績將比上游好,若加上產能利用率的因素,將呈現 "上瘦下肥" 的狀況,和上半年剛好相反。
因此,不管(1)demand (2)supply (3)inventory如何,但(4)policy因為經濟和產業氣氛不佳,已經確定改變,光這一個因素,就足以讓2H10轉為 "所有零件不再缺貨" 以及 "上瘦下肥"。
四、零件供應概況
雖然5月下旬因為NB廠調高forecast(4月是調降),使得有些廠商短暫的備料不及出貨,但從中長期來看,去年供貨吃緊的HDD,已經率先於今年3月開始轉為over supply,產品價格已經連續下跌4個月,LCD價格也早就開始反轉下跌,光碟機因為OPU和馬達驅動IC缺貨,價格硬了將近一年,最近不再缺貨,並開始遭逢PC品牌廠大幅砍價的壓力,恐怕很快就會恢復以前的"光跌"機,之前缺貨的許多小IC,因為下游庫存已高,供需反轉應該為期不遠,至於DRAM,目前看來還是有點吃緊,但是下游品牌PC廠的庫存已經偏高,未來半年downside risk > upside risk。NAND Flash 2Q10因為Apple大肆採購供應吃緊,但3Q10以後,Apple的採購高峰結束,價格恐怕也將失去動能。legancy/niche DRAM、NOR Flash也有可能因為客戶採購政策改變而降低需求,foundry在4Q10也有downside risk。而許多下游ODM & Brands,則看準了這項趨勢,正準備大肆殺價一番,企圖將上半年因供應吃緊被吸走的利潤,拿一些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