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3Q14 TFT-LCD產業研究

一、本波TFT-LCD產業循環8月到頂,2015年供需平衡

2014/3/18的文章 "LCD面板景氣提早落底,2Q14趨勢向上 - 兼論面板景氣循環研究方法" 提到今年TFT-LCD面板景氣於3月落底,景氣循環反轉向上,此後主流尺寸面板報價緩步回升,6~7月雖逢淡季,但買方並沒有縮手,持續採購,提高庫存量為8~10月的旺季做準備,8月IT面板報價仍有小漲,TV面板供需從吃緊轉為平衡,報價已經停止上漲,但應該已經逐步到頂了,也就是說,本波面板報價上升循環,從4月開始,可能於8月或9月結束,合計共走5~6個月。

全球TFT-LCD需求/產能(面積)各年成長率比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F
2015F
2016F
需求成長
55%
61%
20%
24%
33%
5%
14%
5%
7%
9%
7%
產能成長
55%
42%
28%
22%
28%
15%
8%
5%
4%
6%
7%
Source: Displaysearch 2014/4

從LGD、Innolux、AUO的3Q14 guidance內容,產業方向大致相同,LGD出貨量+5% QoQ,但因為高面積單價的smartphone進入旺季,營收可能+10% QoQ,Innolux、AUO出貨量大約持平,但blended ASP微幅成長讓營收成長0~5% QoQ。庫存方面,三家公司都說庫存健康或低於平均(致少在panel makers這一端),因此8月到頂之後,面板報價有可能維持1~2個月的持平或微漲微跌階段,然後於4Q14有可能開始下跌。據了解,雖然面板廠庫存偏低,但通路和OEM系統廠手中,面板和成品庫存都有一些,並非真的很低。

根據DisplaySearch資料,2011年後產業成長步入穩定期,需求或產能大多是個位數成長,大循環機會減少,但小循環(供需循環+庫存循環+季節循環)現象仍然存在,2015年TFT-LCD面積需求成長9%,產能成長6%,大抵還是一個供需平衡的一年,這樣就不會有大循環,只會有小循環,而4Q14可能是另一波向下的小循環的開始。只是從經驗看,LCD產業預測能見度很低,要走一步看一步。

二、從2Q14財報分析LGD/Innolux/AUO的競爭力

1.從每平方公尺出貨面積所創造的毛利金額: LGD > AUO > Innolux
2Q14 LGD出貨面積9,360K m2,+12% QoQ,ASP US$615(上季US$628),Innolux出貨7,983K m2,+24% QoQ,ASP US$459(上季US$464),AUO出貨5,843K m2,+8% QoQ,ASP US$537(上季US$527)。ASP只有AUO上漲,影響blended ASP的因素有: (1)接單價格、(2)出貨型式是Open Cell還是LCD module、(3)小尺寸面板平均面積單價高,因很多零件過水,Open Cell比重越高、小尺寸比重越低,則單位面積ASP越低、但Gross margin越高,如果單看ASP意義不大,因此本文改用 "總毛利金額/出貨面積" 當作價值創造指標。LGD=US$73/m2,Innolux=US$48/m2,AUO=US$61/m2(理應更高一點,因為有太陽能事業的虧損在內),得知,每單位面積產能所創造的毛利金額,LGD最高、Innolux最低,LGD高於Innolux 52%,AUO高於Innolux 27%。這表示,LGD的產品組合偏向高階產品,Innolux偏向低階產品,AUO居中。

2. 從2Q14毛利率(gross margin)分析,LGD 11.9%,Innolux 10.4%,AUO 10.4%,似乎差異不大(LGD還面對韓圜升值4%和iPad低迷影響),但因為單位面積平均創造的毛利金額,LGD遠高於Innolux和AUO,這是透過高階/高技術產品的高ASP達成,雖然高階產品可能投資/折舊、材料成本也會比較高、良率則可能比較低,但這些已經反應在所創造的總毛利金額裡面,用毛利金額/出貨面積,更能表達創造價值的能力,剛好2Q14大家產能都是滿載,這項數字不但代表出貨量、也可大略代表產能,也就是每單位面積產能,所創造出來的毛利金額, LGD比Innolux高52%、AUO比Innolux高27%。

3. LGD 2Q14出貨面積9,360 m2,其中Specialty出貨面積只有281 m2,只佔總出貨面積的3% ,但因ASP/m2高達US$6,020/m2,營收佔比28%。Specialty主要為包括Apple iPhone、iPad、Macbook、iMac和品牌高階Tablet,LGD供應60%的iPad mini和50%的iPad 9.7”,隨者旺季到來,2H14 specialty比重將更高。

4. 從營業利益率(operating margin)看,LGD 2.7%、Innolux 5.5%、AUO 4.7%(display部門),LGD最低,差異主要來自於營業費用(OPEX),Innolux只有4.9%、AUO 6.6%、LGD高達9.2%。可以推測,RD費用是主要差異關鍵,包括Specialty中Apple各項新產品的研發(更薄、更高解析度、大尺寸in-cell等)、OLED、曲面面板、Flexible AMOLED等。這部分投資資源的分配,有很高的技術預測變數,例如大尺寸OLED TV市場就而沒有起來,LGD的OLED面板嚴重虧損,影響整體margin。

三、從產能分析LGD/Innolux/AUO競爭力和產品策略

2014年AUO產能6,480 m2完全沒有增加,Innolux微幅增加,這兩家台廠2015年產能大略也是持平,LGD 2014 P83廠(Gen8)產能減少,中國Gen8新廠開始量產,年底產能50K/m,還有AP3 LTPS Gen6線持續擴產到30K/m,2014年總體產能減少1~2%,但2015年預計增加1~2%,恢復到2013年產能。
Source: 公司,Richard's Research Blog整理

但LGD和Innolux/AUO的產能結構很不一樣,LG Gen8產能佔總產能56%,7G佔23%,Gen7+Gen8合計佔總產能高達77%,反觀Innolux Gen7+Gen8佔總產能只有28%,AUO Gen7+Gen8佔總產能42%,從先進世代(Gen7+Gen8)產能比較,LGD > AUO > Innolux。Innolux Gen5產能比重特別高35%,其次是Gen6佔33%,AUO Gen6佔總產能31%,Gen5佔20%。

理論上,先進世代Gen7/Gen8廠產能比重高達77%的LGD,其折舊負擔應該很重,但意外的是,2Q14財報,這三家廠商的 “折舊/成本” 比例差不多,LGD 16.0%、Innolux 15.5%、AUO 15.8%。LGD折舊費用從2012年高峰的KRW 4,469bn,降到2014年的KRW 3,460bn,兩年減少23%,有兩座位於韓國的Gen8廠於2014/5月完全折舊完畢。Innolux的折舊費用從2012年NT$859E降到2014年NT$620E,兩年減少28%,AUO從2012年的NT$756E降到2014年的NT$580E,兩年減少23%。

這兩年三家公司的折舊費用都有明顯降低,到2Q14當季折舊佔成本比例差不多,表示雖然LGD幾年來大舉投資Gen8廠,但已經過了高折舊的痛苦期,折舊費用已經不是一個負擔,但LGD遺留下來的全部Gen8產能高達380K/m,Gen8面積產能佔總產能比重高達56%,對於未來數年大尺寸TV的生產成本競爭力, 將優於Innolux和AUO。因此,LGD不但先進世代(Gen7+Gen8)產能領先,而且是 “沒有成本負擔的領先”,是真正的領先。主要優勢將顯現在未來大尺寸TV的生產成本。

1. LGD的 “產品-生產” 策略

(1)主流產品導入新尺寸: LGD於2013年導入新尺寸49”,2014年繼續放大量,由Gen8線切8片,今年中國廠商CSOT和BOE開始跟進。新尺寸於3Q14大量導入43”(42.5”) TV,先由Gen7切8片,隨後將由Gen8廠切10片,尤其是2015由中國Gen8新廠切43”供應對新尺寸接受度很高的中國市場。

(2)TV面板著重大尺寸、4K2K、AMOLED TV和Curved TV(曲面電視)面板
LGD今年持續放量55”/60”/65”/72”等大尺寸面板,並首度生產79” 4K2K面板,由7G切2片。4K2K比重落後Innolux/AUO,旦今年LGD開始積極切入標準4K2K和RGBW所謂Green UHD(4K2K)。曲面電視推出49”/55”65”(FHD和4K2K都有)和79” 4K2K。


(3)Monitor和NB都一樣強化高解析度產品線,推出4K2K monitor和NB面板。推廣IPS硬板廣視角技術到Monitor和NB面板。

(4)Tablet和Smartphone聚焦高階產品,超薄、高解析、LTPS基板等。LGD是Apple面板最大供應商,3Q14量產4.7” iPhone 面板,4Q14量產5.5” iPhone 6面板和1.3”/1.63” Flexible AMOLED的Smart Watch(iWatch?)面板。LGD也開始將高階產品推給中國手機品牌的旗艦機種。另外,LGD除了生產Apple iPhone使用的In-cell面板之外,也推出一款Advanced In-cell(AIT) In-cell面板,給Apple以外的客戶,2H14將開始出貨中國手機品牌。





2. AUO的 “產品-生產” 策略

AUO早不再進行產能擴充,而是投資加重技術含量,在高解析度(WQHD, 4K2K)、曲面電視、廣色域、窄邊框等等,來協助客戶差異化。

(1)新尺寸: AUO和LGD一樣,今年推出43”(42.5”)新尺寸,LGD是Gen切10片,AUO則用Gen8混切(Multi-Model Glass)8片43”和8片21.5”W。

(2)TV持續強化4K2K、曲面電視、大尺寸: AUO 4K2K TV產品策略,和對手不同,主攻50”以上大尺寸和國際性品牌,1H14以前在高階和>50"大尺寸市場為主,過去4K2K在中國品牌率先普及,40/42”最大宗,Innolux先受惠,中國市場以外,歐美會是下一個4K2K主要成長市場,50/55/65” 大尺寸4K2K會加速成長,AUO 4K2K有堅強的國際品牌客戶,在歐美市場動能將增強。AUO於2013年7月開始量產曲面電視面板,今年逐步把曲面技術節合4K2K,2H14將量產55”/65”/75”/85”的4K2K曲面電視面板,滿足品牌客戶差異化需求。大尺寸方面,AUO 2Q14平均出貨尺寸高出全球平均2"左右,50"以上出貨佔比30%以上,相較全球只有15%,2H14 50"以上比重持續提高,特別是65",AUO善用本身Gen6產能龐大的優勢,將Gen切2片65” 4K2K面板,讓65”面板市佔率全球第一, Samsung、LGD主力65”還是用Gen8切3片,競爭力不如Gen切2片,LGD雖然3Q14也開始用Gen6切65”,但因他的Gen6產能不夠多,影響不大,主力也用6G切,旦火力分散各尺寸,加上是FHD不是4K2K,65”競爭力不如友達。

(3)Monitor和NB也推出高解析度 “低階” 面板,NB並且率先推出On-cell touch面板(oTP),將取代去年力推的外掛式觸控eTP面板。AUO可以將On-cell作到15.6",實力不錯,Innolux的TOD(touch on display)的On-cell產品,大約只能做到中尺寸。

(4)中小尺寸方面,AUO的技術力輸給LGD,AUO的策略是將高技術用在低價產品上,例如4Q14開始推出a-Si基板的Full HD手機面板,主打大尺寸手機中階市場(高規低價)。並強化車用市場。AUO在大尺寸推On-cell,Smartphone小尺寸似乎同時開發On-cell和In-cell面板。




3. Innolux的 “產品-生產” 策略

Innolux整體策略和AUO類似,最大的差異,是客戶結構偏重中國TV品牌,過去兩年在39”/50”等中國新尺寸市場有優勢,所以4K2K面板也是大小TV尺寸都推,尺寸全面,客戶偏中國品牌,和AUO偏大尺寸、國際品牌不同,旦今年Innolux也想補強,也開始用Gen6切2片65”面板。另外,因為Innolux有獨特的1300mmx1550mm G5.5廠,也切了一個獨有的58”(2片)4K2K產品。









四、結論

這波TFT-LCD景氣上昇循環走了5~6個月,4Q14可能開始往下循環,但因為市場和產能擴充都趨於理性、產品差異化更多元發展,產業大循環(crystal cycle)的機會減少,只剩下庫存循環和季節循環這種小循環,因此即使向下循環,谷底應該也不會太深。廠商之間,從 "毛利金額/出面面積" 指標、Gen7/Gen8產能比重、單位面積ASP、高技術力的中小尺寸面板、In-cell技術這些方面比較,LGD整體競爭力還是優於台廠,並不像2Q14財報所顯示的台廠的OP%比LGD高,就說台灣競爭力已經追上LGD。面對中國廠商擴充產能的影像,台廠是有基礎、機會和市場空間,持續提高技術力來提高產品差異化和附加價值,來因應中國大陸廠商的競爭。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DRAM這次是否真的變成寡佔市場?

經過多年整併,DRAM終於只剩下三家廠商Samsung、Hynix、Micron,理論上已經達到經濟學上所說的寡佔市場,但這麼多年,每當有DRAM廠商出局,產業界都期盼未來的競爭會理性一點,結果不然,每次景氣谷底DRAM價格照樣殺到現金成本(或變動成本)以下。這次終於剩下三家廠商,是否真的變成寡佔市場?

DRAM向來是循環型產業,循環型產業特性為(1)產能設備前置時間遠比可掌握的需求時間更遠,因此需求變化時產能無法動態調整,常常over-supply或shortage,(2)資本密集、CAPEX大、折舊佔成本比重高,因為總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差距,廠商往往賠錢時還要繼續生產,以減少虧損,常助長over-supply更加嚴重,(3)產品價錢有上有下之循環,但科技型循環產業因受科技進步影響,長期循環往下,但成本趨勢也是往下,(4)產品差異化低,最極端的就是commodity(大宗商品),科技循環產業中,PC用的DRAM產品差異化最低,最像commodity,(5)不論廠商間的競爭力,即使絕對數字有差異,但營運方向相同-同步往上或往下。

一、 DRAM廠商從20家縮減成3家

20年來,DRAM廠商從15~20家,日系Oki、Toshiba、Fujitsu退出,NEC和Hitachi先整合為Elpida,再納入Mitsubishi,最後Elpida併入Micron,日本完全出局; 韓系LG併入Hyundai後現在是Hynix,Samsung一直存在; 歐系Siemens拆分Infineon又拆分Qimonda最後破產,歐洲完全出局,美系IBM退出、TI將DRAM事業賣給Acer成立TI-Acer(德碁)後退出DRAM,將工廠賣給TSMC,Micron一直存在;台系VIS(世界先進)退出DRAM轉作Logic IC、Promos(茂德)退出、Powerchip(力晶)只剩一點代工、Winbond(華邦)和Nanya Tech(南科)只剩利基型DRAM、Rexchip(瑞晶)和Inotera(華亞科技)併入Micron集團,台灣在主流DRAM也出局,只剩利基型DRAM foundry,DRAM廠商從20家以上終於整併到現在只剩下三家Samsung、Hynix和Micron。

2014年DRAM市佔率Samsung 38%, Hynix 29%,Micron 28%。就定義上已達寡佔市場。


Source: Gartner

DRAM需求成長受兩個因素帶動,早年PC units和DRAM content per box(受OS變革和價格彈性兩個因素影響)兩者同時快速成長,廠商大舉投資,但因有時間落差,產能跟不上需求成長,DRAM產業隨循環高低往往 “大賺小賠”,再來PC units穩定成長,OS對DRAM容量的需求也趨緩,content per box主要受價格彈性影響,供給面,其時台灣資本市場籌資容易,台廠大舉擴廠,製程進度也很快,產能增加快,此時DRAM產業循環變成 “大賺大賠”,高度波動性讓有許多產品線可選擇的IDM廠家紛紛退出DRAM事業,集中資源到其他產品線,到了2012年以前的這幾年,PC units不但市場成熟,還受到Tablet侵蝕開始衰退,加上Windows 7並不需要更多DRAM,content per box成長來到歷史最低的10~20% YoY,讓DRAM產業也陷入 “小賺大賠”,隨著先進製程越來越困難、開發成本越高,產業內的競爭差距也拉大,從 “齊賺齊賠”,變成同一時間有先進技術的廠商大賺,落後廠商卻賠錢的 “賺賠互見”的局面。

二、2013年開始產業結構改變

1. 2013年DRAM終端應用面是一項分水嶺,PC DRAM降到只佔總體DRAM需求的27%

2013年PC出貨量衰退9%,PC用DRAM(commodity DRAM)佔整體DRAM比重也首度從2010年的52%,跌到2013年的27%,2014年預期將跌到25%,但2013年Smartphone、Tablet、Server合計比重卻逐年增加到34%,今年更將高達41%。這也是2013年PC大衰退,但DRAM產業景氣卻從2013年初一路往上走的原因之一。

Smartphone用DRAM則從2010年的3%,提升到2013年的16%,2014年預期將達20%,Tablet用DRAM從2010年0.3%,提升到2013年4.6%,今年將達6.6%,Server用DRAM比重從2010年8%,提升到2013年的13%,今年將達14%。
Source: Gartner

2. 2013年Micron完成Elpida併購,DRAM最後重量級挑戰者走入歷史

早年台灣DRAM廠募資容易,大舉擴廠,當DRAM市況沒有那麼好賺時,又不像國際性IDM可以輕易退出DRAM事業轉進其他產品領域,只能死守DRAM繼續轉製程,製程技術也無法自立,只能靠外來技轉,當台廠實力變弱時無力擴張,Infneon/Qimonda也因trench技術在90nm以下競爭力更差,無法和stack技術競爭而變虛弱時,日本三家DRAM廠整併完成的Elpida,在坂本幸雄主事下,深信DRAM必須靠規模競爭、背水一戰,才能生存勝出,因此大舉在台、日兩地蓋晶圓廠,在財務資源不足以度過景氣寒冬下,終於被日元升值最後一根稻草打敗,退出市場,將公司賣給Micron。至此想要靠 “規模”、”投資”在Samsung、Hynix之下取得生存力的人全部出局,Micron本無積極擴充的策略,等了二十年,最後幾年當對手奄奄一息後,才將台日DRAM廠併購進來。

DRAM也是少數沒有中國廠商涉入的ICT上游產業,中國廠商常常伴隨政府補助、不計獲利追求市佔率等積極競爭行為,沒有中國廠商涉入的DRAM產業,至此變成三家廠商瓜分市場的穩定型態。

三 、如果DRAM寡佔形成後可能的變化

1. Samsung、Hynix、Micron三家廠商彼此之間實力相對接近,沒有一家可以被另一家的價格策略殺死,將促使價格競爭趨於理性。

以往DRAM廠商家數眾多,實力差距很大,財務狀況也差異很大,競爭力強的廠商,有時候會利用殺價競爭,以本身還能賺錢或小虧錢的價格,讓對手虧大錢,削弱對手財務能力和繼續投資的競爭力,甚至逼對手出場,但未來,Samsung、Hynix、Micron無論是製程技術差距、同時布局DRAM和NAND Flash、產能規模、市佔率都是有比以前各廠接近很多,財務能力也OK,應讓領導者體認到,已經無法靠價格競爭,削弱任何一家的競爭力了,更無法逼任何人出局,可能使得競價競爭趨於合理,應該不會再看到跌破現金成本的價格了。至於是否會跌破總成本? 也有一定的機率不會再出現。也就是說,DRAM產業的 "賺-賠" 景氣循環,有可能變成 "大賺-小賺 " 的循環。 

2. 供給商越來越少越集中,但採購客戶卻越來愈多越分散

當DRAM製造商縮減成三家時,DRAM採購方卻越來越分散,以前集中在PC/Server廠商,因為應用面擴大,分散成PC/Server廠、Smartphone廠、Game machine廠等不同的領域,讓議價力從DRAM採購方慢慢向DRAM製造商轉移。以往DRAM製造商的定價權,都是由市場供需決定,over-supply時廠商減產也很有限,但未來,如果寡佔市場形成,DRAM製造商之間有可能透過寡佔市場的認知和默契,自動減產維持供需平衡來控制價格。又因為DRAM製造商遠比採購商規模龐大、家數又少,以往HP等大PC/Server廠,在各DRAM製造廠之間遊走殺價的戲碼,可能翻轉為DRAM廠在各品牌客戶之間遊走抑價的戲碼,為何不說是 “抬價” 而說是 “抑價”(抑制跌價)? 因為DRAM製程還是不斷微縮,成本還在不斷下降(每年跌價30%、也cost down 30%),只要跌價幅度少一點,DRAM廠商靠著製程cost down,就可以賺取更高額利潤。

3. 更謹慎的長期投資CAPEX(資本支出)

DRAM長期競爭力來自於產能規模和先進製程的研發,因此廠商不會只考慮長期市場需求預測來作本身的產能規劃,還會因為競爭力的考量擴大投資規模,但未來,任何超過市場需求以外的產能和研發競賽,都將引起另外兩家廠商的互動或跟進,最後促使積極投資者,達不到原本的效果,這樣的互動競局發展,有可能促使DRAM廠商趨向於依照市場需求成長為最主要考量的理性投資行為。

四 、DRAM生態走向寡佔市場的證據已經出現

多年來,每次有人退出,產業界就期盼寡佔形成,但最後都證明還是競爭的很激烈,但這次有幾個證據值得注意。

1. 歷史證據 - HDD(硬碟機)廠商縮減到三家後開始產生寡佔利益

HDD和DRAM相似之處:
(1)都是price per bit長期大幅下跌的產品。
(2)都是技術進步帶來的產能提升超過需求成長的 "技術進步受害者"。
(3)都是從多家廠商進入三家寡佔,HDD比DRAM早一年形成。
(4)都是本身應用被新技術侵蝕,但又發展出另外的新應用,PC用HDD被Tablet和SSD侵蝕,但Server、Date center增加HDD用量。

HDD產業和DRAM產業不同之處,在於HDD產品跌價不會跌到虧錢,更不會像DRAM跌破現金成本。

1996年Seagate併購Conner,2000年Maxtor併購Quantum,2003年Hitachi併購IBM HDD事業部,2005年Seagate併購Maxtor,Western Digital併購Hitachi HDD事業部,2009年Toshiba併購Fujitsu HDD事業部,2011年Seagate併購Samsung HDD事業部,2012年以後,全球只剩下三家HDD公司,Seagate、Western Digital、Toshiba。

漸漸形成寡佔之後,HDD公司獲利有明顯改善,這樣的產業發展,讓人對DRAM產業形成寡佔的可能性,帶來正面發展的期望。

2. DRAM產業有史以來(至少作者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開始每季報價,顯示買賣雙方都認同未來的價格波動性減少,這是寡佔讓價格波動降低的證據

DRAM現貨價一天報價兩次,而大宗的合約市場,以往都是一個月報兩次價,上旬和下旬各報一次,因為DRAM行情瞬息萬變,這樣才能公平交易,後來逐漸有一個月報一次價的交易出現,今年在DRAM製造商要求下,採購方漸漸同意,出現一季報價一次的新交易模式,在記憶中,或有史以來這是第一次。

絕大部分ICT零件都是一季報價一次,有特殊狀況的時候才是季中調整,DRAM有相當比例的交易量開始改為一季報價一次,等於和其他零件交易模式看齊,也就是說,DRAM製造商和品牌採購客戶,都慢慢認同DRAM未來的價格波動性,不會像以前那麼大。這也是DRAM產業進入寡佔市場的證據之一。

3. 最近幾個月,DRAM的價格波動,比NAND穩定

這也是以往很少的現象,以往NAND Flash是一個好生意,現在剩下的三家DRAM廠,這幾年都有受惠NAND生意帶來的業績穩定性,反觀沒有NAND產品線的Qimonda、Elpida等DRAM廠都掛了。Toshiba當初更是早早放棄DRAM集中資源到NAND,享受多年高額利潤,但最近一來NAND比較over supply,二來波動性也比較大,這也是一個DRAM開始有寡佔市場味道的證據。未來DRAM的價格波動性應該會比較穩定,至少先像Mobile DRAM看齊。

五 、結論

綜合以上討論,DRAM確實有進入寡佔市場的機會。如果進入寡佔市場,則可能的改變和影響為:

1. 未來DRAM價格可能不會再跌破現金成本(機率很大),甚至有機會不會跌破總成本(機率中等)。

2. DRAM廠商長期獲利展望會轉佳,從前幾年的每個循環“小賺大賠” 至少恢復到公平的 “大賺大賠”或”小賺小賠”,甚至也有機變成 “大賺小賺”循環。

3. 要100%確定DRAM是否真的變成寡佔市場? 還需要經過一次真正的downturn cycle谷底測試(4Q13~1Q14這次因為Hynix火災造成的假高峰和假谷底不算),如果下次次谷底DRAM廠商真的沒有賠錢,就表示二十年的產業結構真的已有重大改變,寡佔成型。

2014年5月16日 星期五

2014~2015年Display驅動IC市場,受惠螢幕解析度提高而成長

一、DDI需求量的影響因素

Display驅動IC(Display Driver IC; DDI)需求量有幾個影響因素:

(1)Display解析度正面影響,解析度越高,需要越多顆、或越複雜的DDI。
(2)Multi-channel提高負面影響,DDI的Channel數越高,單價雖有提升,但不及顆數減少的損失。
(3)終端產品市場數量。

二、Apple帶動產業解析度提升

兩年多前開始,Apple帶動全世界各項產品的解析度提高,從TVMonitorAIONBSmartphone解析度都在提高,這個趨勢到2014年還沒有停下來,讓前幾年停滯不前的DDI市場恢復成長,而Multi-channel的負面影響趨勢卻因為窄邊框的工業設計蔚為主流,而減緩下來。

三、大尺寸DDI成長主要來自於4K2K TV

TV近年數量成長緩慢,每年約2.2~2.4E台,解析度也穩定,主力為Full HD(1920X1080)4K2K解析度增加為四倍,需要的DDI數量是Full HD2~3倍。大略從12顆增加為27顆,估計2013 4K2K TV佔比1.5%, 2014和2015年大幅提升到8%和15%,可讓2014/2015 DDI需求量成長率提高為為18%和17%







Monitor+AIONB的需求量,近年也是持平到衰退,但解析度還是有提升,產品高階到低階差異很大,從1366X768到4K2K都有,2014年1920X1080比例提升,NB則由1366X768走向1600X900,中高階機種走向1920X1080,頂級機種解析度達到2560X1440/1600或2880X1800。解析度提升抵銷了數量的下滑, 讓IT panel的DDI需求大略持平到小幅成長。



四、中小尺寸DDI跟著Tablet/Smartphone市場擴大而成長,解析度讓單價提高

Tablet PC用的DDI則同時受惠於終端設備數量成長和解析度提升,全球Tablet市場2013年約2.2E台,2014/2015年成長到2.8E/3.3E台,低階White-box Tablet從2012開始大量崛起,2013年市場量約80M~90M,大多採用XGA(1024X768)SVGA(800X600)螢幕,但是隨著主力LCD面板廠商將G5代廠改切7”產品,中階螢幕缺貨解決,解析度提升,2013H2Google Nexus 2AmazonKindle Fire HD第二代,解析度都比上一代大幅提升,Apple iPad mini第二代解析度也從1024X768大幅增加數倍到2048X1536。概估2014/2015 DDI數量成長39%/29%


但是Tablet PC用的DDI有一個原因很難估計,通常10"以上的NB/Monitor/TV因為尺寸和驅動力因素,無法整合成一顆DDI,只能用提高channel數目來節省DDI,另一方面,Smartphone都小於6",因為面積小DDI都是整合成一顆,解析度高低影響晶片複雜和die size更大單價更高,但還是一顆,而Tablet介於NB和Smartphone中間,理論上,小於10"的Tablet可以設計成一顆DDI,但很多時候,使用大尺寸的標準DDI反而更方便更便宜,所以到2014年為止,大部分Tablet還是類似大尺寸產品,使用多顆DDI。










Smartphone市場2013年約9.8E台,2014年約12.5E台,每台只使用一顆DDI,但是解析度越高、die size和單價越高,整體產值越大,而且Smartphone的DDI還有很高的部分整合了memory,作為影響資料暫存之用,靜態畫面不需要每一個頻率都要從AP/GPU打資料上來,比較省電,但因為整合memory後的die size較大,成本也比較高,多半使用12"晶圓製造,而Ramless的DDI則大多在8"晶圓廠製造。

2013年Smartphone主流解析度是WVGA,qHD、HD 720和Full HD只是緩慢增加,到了1Q14市場突然快速往qHD和HD720移動,隨著2H14中國大陸4G機種大量增加,預料HD 720和Full HD的比重將繼續快速提升,HD 720可以用a-Si面板,比例快速提升應無疑問,但Full HD目前都須使用LTPS面板,則受限於LTPS面板產能擴充的速度,除非有人技術突破,和一年前HD 720一樣,從LTPS改用a-Si面板,則可解開LTPS產能限制,更快速的普及。

五、估計全球2014年DDI出貨量成長9%,產值成長更高

總結以上,因為Tablet "理論上" 可用多顆DDI也向Smartphone一樣整合成一顆DDI,改用套數來表達,本文估計2014年全球Display Driver IC(DDI)市場數量8.2E顆,成長9% YoY,其中Smartphone DDI成長28%,Tablet DDI成長27%,TV DDI成長18%,2015年預估達8.8E顆,成長8% YoY。產值則非常不容易估計,一來大尺寸DDI受到channel數增加和正常跌價影響,小尺寸受到解析度提高、有沒有帶RAM影響。整體感覺上,因為中、小尺寸的blended ASP應有成長,大尺寸跌價幅度穩定的話,整體產值(市場總營收)成長率,應該高於出貨量成長率。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2Q14 NB需求明顯回升

4月以來,NB訂單和forecast回升,目前產業整體2Q14 forecast,從成長2~3% QoQ調高到7~9% QoQ,比近年的正常季節狀況還得好。真正市場端的原因還不是很清楚,但從資料分析看到兩個現象:

1. 過去一年commercial NB需求普遍比consumer NB強,因為Tablet PC興起,對Consumer NB有替代效果,但這次兩者都有回升,consumer NB回升的幅度還稍好一些。對照最近品牌Tablet PC銷售狀況平淡,可以推測,品牌Tablet的市場似乎漸漸飽和,對NB的衝擊也減緩。


2. 各品牌普遍都增加訂單,從近年強勢的Lenovo到弱勢的Acer,從擅長Commerical NB的Dell到主力在Consumer NB的Acer、Asus,都有回升,顯示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而非個別公司的狀況,連近幾年市佔率節節下滑的Acer,2Q14需求都有明顯回升。


因此歸納這一波2Q14 NB需求回升的原因為:


1. 歐美景氣持續復甦。


2. Microsoft對Windows XP停止支援和更新之後,Commercial NB的換機需求慢慢發酵。


3. Tablet PC市場漸漸飽和,對Consumer NB的衝擊減緩甚至已經結束。

2014年4月11日 星期五

敦泰併旭曜,取得In-cell TDDI決賽權

2014/4/7,敦泰(FocalTech)宣布和旭曜(Orise)合併,每股敦泰換4.8股旭曜,以旭曜為存續公司,但經營團隊由敦泰主導,凌陽集團退出董事會,只當單純的股權投資者,合併基準日為2015/1/2,新公司將更名為敦泰,本文稱未來合併後的新公司為"新敦泰"。

兩家公司的合併能否成功並產生綜效(synergy),內部整合執行能力當然是重要因素,先不看內部執行,就外部環境來看,敦泰和旭曜的合併,有資源整合的好處,也為了因應2015~2016年In-cell touch和TDDI整合晶片趨勢,取得了決賽權,可以預見,Apple iPhone以外的的In-cell TDDI市場,將於2015~2018年大量興起,而目前形成Synaptics和新敦泰兩強對決的局面。(2014/3/3: 長篇: 2014年手機觸控IC產業展望(一) - 市場和產品趨勢)

一、手機面板On-cell和In-cell觸控,帶來TDDI整合晶片趨勢

在手機觸控市場,Apple iPhone 100%使用In-cell觸控,Samsung有一半的高階手機也使用AMOLED面板 + On-cell觸控,其他廣大的市場,尤其a-Si面板,都還是使用外掛式(out-cell)觸控,這塊廣大市場,在2014年On-cell確定會起量,2015年預計In-cell也會開始起量,2~3年後,有廠商樂觀估計這一塊將會有高達50%使用On-cell和In-cell等內嵌式觸控。

2014年的On-cell solution,Touch IC和LCD Driver IC雖然還是兩顆獨立IC,技術上也未必一定需要整合成SoC,Touch IC的embedded Flash製程和Driver IC的高壓製程合再一起未必有成本效益,但在產品開發的配合、採購議價、問題解決,如果能用同一家公司的產品,還是有方便的地方。到了2015年In-cell solution,整合成TDDI(Touch and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SoC連技術上都有必要性。2015年採用a-Si基板平價LCD(相對Apple),在新敦泰第二代In-cell和Synaptics Hybird In-cell提高面板生產良率和雜訊干擾之後,預料將有多家面板廠大量導入In-cell生產,並以更小的價格差距、更輕薄、更好的透光率,成為產品主流之一。

二、Apple以外,In-cell Touch技術以Synaptics和敦泰領先

Apple做In-cell很久了,目前看做到4.7"沒問題,5.5"還要努力。除了Apple之外,Synaptics和敦泰(FocalTech)是 "唯二" 有量產In-cell Touch手機的廠商,Synaptics在HTC EVO、Sony Xperia P、Nokia上用過,敦泰在聞泰手機上用過,Synaptics以前主要和JDI和Sharp合作,敦泰以前和天馬合作。Synaptics的特色是Rx和Tx分別放在CF(color filter)上面和TFT玻璃上,嚴格講只是一種Hybrid In-Cell/On-cell,敦泰的In-cell特色是用Metal mesh做sensor,並都是做在TFT玻璃上的液晶層,號稱和Apple一樣是真正的In-cell,但不論那種方法,量產後的TFT LCD良率、抗雜訊SNR、透光度、靈敏度等,和成本,才是競爭關鍵,目前還看不出來誰就有優勢。

三、合併帶來資源整合綜效

一年多來,敦泰找了不少RD開發手機LCD driver IC,同樣,旭曜也在開發Touchscreen controller(簡稱Touch IC),合併之後,兩家公司可以避免重複投資,將RD人力重新分配到新的產品線,例如指紋辨識IC或穿戴式裝置IC。

除了RD資源整合之外,兩家公司都是以大陸手機品牌為主要市場,國際品牌為次要市場,可以分享客戶基礎、搭配銷售互補的產品。

四、新敦泰率先打入決賽,2015和Synaptics爭奪In-cell TDDI市場

以敦泰的角度,自己開發Driver IC緩不濟急,要開發很多items,包括不同解析度、不同面板(A-Si or LTPS)、不同memory size/RAMless等等很多規格,通通自己開發,時間要拖很長,或者要找更多人,目前合併之後,直接使用旭曜的現有產品和開發中的新產品IP,整併到敦泰的In-cell TDDI中,可以在2015年做好充分準備。


根據敦泰的Driver IC Roadmap,2014年只能完成3顆產品,WVGA的FT2311、WXGA/HD720的FT2611和FHD的FT2621,而FT2611完成之後,再將之整合進In-Cell TDDI(敦泰稱為IDC) FT8611中,在1Q15之前只有這一顆是In-Cell TDDI,至於FHD的TDDI,可能是要等到LTPS FT2711完成之後,再將其整合到TDDI,那就是2Q15以後的事情了,整個Driver IC/TDDI產品portfolio顯然不足以應付2015年即將起量的In-Cell TDDI需求和時程。但是合併旭曜之後,通常不會等到2015/1/2法律上正式合併之後再開始合作,應該會在幾個月之內,完成兩家公司資源整合後的新Product Roadmap,可以預期2015年的In-Cell TDDI產品portfolio會完整很多。

因為新敦泰有旭曜現成的Driver IC IP可用,不像Synaptics必須一個一個自行開發TDDI中的Driver IC IP,新敦泰可望以更完整的產品線,迎戰TDDI領導者Synaptics,這個優勢以往並不明顯,因為In-cell尚未成熟,手機機種數寥寥無幾,Synaptics大概只有Sony、HTC、Nokia各1~2個案子而已,有些甚至是客製化TDDI,並不需要 "完整" 的TDDI產品portfolio,但到了2015年,In-cell技術成熟、In-cell走向中階主流手機、面板廠需求增加之下,更完整的產品Portfolio可望成為新敦泰的優勢。

整體而言,Smartphone LCD面板廠都很積極想進入On-cell/In-cell,來提高產品價值,在2014年On-cell時代,TDDI雖非必要,但兩家公司合併之後,對面板廠來說,產品開發責任、問題解決和品質確保,會比較單純,價錢也可以一起談,應該有一些好處,在2015年In-cell時代,合併後的新敦泰,等於已經取得了參加TDDI決賽、挑戰Synaptics的資格,Renesas雖然也有很好的TDDI技術,但因為長期為Apple客製化服務,能否進入市場擴大之後廣大而多樣化的產品/客戶組合市場,不無疑問,而且公司要賣掉,如果賣給Apple,可能會像Authentec一樣被Apple收歸己用退出市場,未來影響有待觀察。

五、其他對手壓力增加

除非不看好In-cell TDDI市場,或者是無意擠進前幾名,否則其他主要的Touch IC廠商如Goodix、MStar/MTK、Elan、Atmel、Cypress,或Driver IC廠Novatek、Himax、Samsung、Ilitek、Sitronix等,現在這些廠商,大多都在內部設立Touch IC team或Driver IC team,當敦泰和旭曜合併之後,產品研發進度勢必大舉提前,對這些靠自主研發的對手,壓力應該會增加不少,可能增加整併或合作的急迫性,或乾脆退出TDDI的競賽。即使是領先者Synaptics,本身的Driver IC研發能量,也不見得足夠應付擴大後的TDDI市場。

不做 TDDI的廠商,幾年後也許還有50%的市場屬於傳統外掛式touch panel,仍有可觀的市場可以做,但是競爭一定更加激烈,因為許多沒有能力做TDDI的touch IC公司,都會在這一塊縮小的市場中競爭。相反的,領先進入TDDI市場的廠商,可以享受技術門檻、產業規模門檻(從眾多Touch panel/LCM/LCD搭配不同Stack-up的幾百種排列組合,進入到個位數LCD客戶僅搭配In-cell的新關係)、競爭減緩、毛利較高的好處。

六、敦泰和旭曜2Q14業績應該都不錯

剛剛公布的2014/3月營收,兩家公司都創下近期新高營收,敦泰受惠於大陸手機需求增加、新客戶和On-cell新產品導入,2Q14應可維持動能,旭曜則受惠於2H13延後發生的解析度提升趨勢,在1Q14突然大量增加qHD、HD720和FHD的需求,帶動ASP提升,2Q14應該也可延續下去。

2014年4月6日 星期日

四月TFT-LCD面板價格開始上漲

根據Displaysearch的資訊,經過10個月的跌價之後,主流尺寸TFT-LCD面板價格終於在3月下旬止跌,而4月上旬首度開始漲價。32"、39"、40"和42" open cell面板價格都上漲1美元。這幾個主流尺寸目前供需吃緊,部分二線客戶處於短缺狀態,一線客戶如果要增加原先預定以外的供應量,也要付更高的價格。

問題是,這波面板景氣會走多久? 幅度多大?

至於市場擔心這波需求只是為了因應中國大陸五一長假旺季需求的生產準備,六月以後供需狀況將再度回落。本文認為不太像是這樣,理由是,本波LCD TV急單上來最明顯的是國際品牌Samsung、LG、Sony,這些品牌主要市場是在歐美不是中國,所以和五一旺季無關。其次才是中國LCD TV品牌的需求。

三月下旬面板報價止跌,已經比一個月前產業界的預期好(更早止跌),四月上旬開始漲價又再度比一個月之前的預期好(更早上漲)。也就是說,產業界也還搞不很清楚,這些需求上來的真正原因,只能概略說明是回補過低的庫存、65"大尺寸需求上來,資源往4K2K面板移動等等。既然背後原因還搞不太清楚,似乎不需要這麼早就判斷行情只會維持兩個月。

2014年3月18日 星期二

LCD面板景氣提早落底,2Q14趨勢向上 - 兼論面板景氣循環研究方法

2014/3/14工商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314000131-260204)採訪友達和研究機構Witsview,報導說因為TFT-LCD面板庫存偏低、需求回升,近日看到中國和韓國TV品牌廠的銷售力道轉趨積極,增加面板急單需求,32"、40"、42"等主流尺寸面板供貨吃緊,三月下旬部分面板報價有機會止跌回穩。

通常面板價格一旦止跌,不會馬上又再跌下去,而是持平或反轉向上機會較大,一陣子之後再看是往上還是往下。也就是說,2Q14很有可能,供需狀況持續改進,價格趨勢向上。但是這一波到底是"庫存循環"、"季節循環"、還是"液晶景氣循環",目前還不會知道,常常都是事後了解原因之後,才能判斷可能是那一種循環。

如果主流面板價格真的在三月下旬止穩,那確實是比預期來的早。可能很多人會納悶,今年在中國大陸明明陸續會開出許多8代線新廠,產能增加不少,大尺寸面板的終端產品: LCD TV、NB、Monitor需求面則乏善可陳,供需結構不利,怎麼可能"供需吃緊"、"價格提早落底"?

首先談一下循環型產業的成因和特性:

一、循環型產業的成因與特性:

1. 產能設備前置時間遠比可掌握的需求時間更遠,因此需求變化時產能無法動態調整,常常over-supply或shortage

2. 資本密集、CAPEX大、折舊佔成本比重高,因為總成本和變動成本的差距,廠商往往賠錢時還要繼續生產,以減少虧損,常助長over-supply更加嚴重

3. 產品價錢有上有下之循環,但科技型循環產業因受科技進步影響,長期循環往下,但成本趨勢也是往下

4. 產品差異化低,最極端的就是commodity,科技循環產業中,DRAM產品差異化最低,最像commodity,面板產品的差異化比DRAM高,未來差異化更大,這部分可減低commodity特性

5. 不論廠商間的競爭力,即使絕對數字有差異,但營運方向相同-同步往上或往下

二、面板產業景氣循環研究方法

1. LCD面板具有以上所說的循環型產業的特性

2. 預估LCD產業景氣循環的位置,是預測未來獲利的基礎。廠商獲利前景主要受產業循環而定,競爭力差距則決定廠商彼此之間的獲利差距。

3. 預測LCD產業循環的谷底(轉折向上)和高峰(轉折向下),比產業循環的其他位置更重要,因為在轉折期,客戶行為、競爭者行為都會改變,廠商需要應對的策略。

4. 準確預測谷底/高峰發生於"何時"的困難性很高,判斷"現在"是否到達產業谷底,或"現在"是否已到達產業高峰,可降低困難性,也具有實用性。

5. 產業谷底/高峰的定義:(1)UTR(產能利用率) (2)Shipments (3)Margin (4)Pricing (5)Demand-Supply Gap (6)Inventory。

6. 全世界(廠商、產業研究機構、投資報告)研究產業循環,都是用Demand-Supply Model或Demand-Capacity Model(簡稱D/S Model),D/S Model雖有基本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但在產業研究實務上並非有效的好方法,缺點有:

(1)需求預測包含TV、Monitor、NB、Tablet等,每個產品市場都有很多變數,本有難度,必須主觀估計。

(2)供給的難度更大,因為必須假設各廠商所擁每座工廠產能、切割尺寸(不一定切經濟切割尺寸)和邊緣損耗、產能利用率、良率...等等,而且這些資料都是每個月變動的,要掌握準確資料不可能,因此必須有很多的 "估計值" 在內,也就是說,供給端的數字,是由一大堆的估計值,堆積起來的。

(3)供需兩端,都包含有很多"估計值"變數在內,要100%正確不可能,差個5%、6%已經很厲害了,但將Supply和Demand合起來比較大小時,落差個5%、6%,可能就會造成 "差之毫釐,失之千里" 的錯誤結果,例如,D/S Model誤差5%,可能讓供需方向完全錯誤,從over supply變成shortage,引導價格方向錯誤,或價格誤差的放大效果。

(4)以上若包括庫存的因素,又變得更加不可預測,因為"庫存"這東西,可以是Demand(建立庫存時)也可以一夕之間轉為Supply(去化庫存時),而多層通路中,庫存數量已不可準確預測,庫存合適轉換角色,更不可預測。

(5)會造成這個失誤的原因,在於,用高敏感變數來預測低敏感變數,這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即使做得非常努力非常專業,結果還是有可能錯誤,相反的,好的研究方法(如果有的話),應該是過程錯誤百出失誤連連,結果還是可以正確,這才是好方法。

三、方法的改良

本文提出兩個方法來輔助,一個是Balance用現況決定,一個是D-D/S-S Momentum Model來輔助。

Balance用現況決定,意思是,計算出來的Demand和 Supply要和產業現況比對,Balance時的定義,是指供應商有合理利潤的時刻,如果做出來是over supply,但廠商卻有合理利潤,則表示D/S Model內部估計變數需要調整。

至於D-D/S-S Momentum Model避免將完全不同類型和來源的Demand類估計變數、和Supply類估計變數互相比較,而是同類的t+1期 Demand和 t 期Demand比較、t+1期Supply和 t 期Supply比較,來觀察(t+1)/t的變化:

Demand(t+1)/Demand(t) Momentum : 正向(往shortage走)或負向(往over supply走)? 幅度和Demand(t)/Demand(t-1)比更大還更小?

Supply(t+1)/Supply(t) Momentum : 正向(往shortage走)或負向(往over supply走)? 幅度和Supply(t)/Supply(t-1)比更大還更小?

至於Demand和Supply兩個數字則不予比較,因為兩者都會有誤差,而且是完全不同的來源類型,誤差更大,甚至造成方向都判斷錯誤,例如,如果美國LCD TV需求數字高估了,加上某家8代新廠,良率低估了,則結論可能從應該是over supply誤判成shortage。但如果用D-D/S-S Momentum Model,則美國LCD TV需求高估不要緊,只要t+1確實比t期的demand差,方向就是往over supply走,而某家8代廠良率低估也不要緊,只要t+1期比t期良率改善,方向也就是往over supply走。

錯誤的估計變數,在同類型的(t+1)/t比較中,自動被系統消除了!

現在的狀況呢?

按照各方的Demand/Supply Model,2Q14是over supply

如果照本文說的D-D/S-S Momentum Model,簡單推演一下(並非真的找到細部資料計算)
D(t+1)-D(t)往正向走,幅度加大,S(t+1)-S(t)和上月一樣幅度往負向走,比起D(t)-D(t-1)、S(t)-S(t-1),大有改善,2Q14應是正面發展。3月可能已達谷底,但這波向上循環可走多久? 幅度多大? 只能邊走邊看了。

2014年3月6日 星期四

美國2月ISM製造業指數順利回升

2月份美國ISM製造業PMI指數從前月的51.3,回升到53.2,一個月前市場最擔心的新訂單分項指數,也從前月的51.2,順利回升到54.5,符合本Blog一個月前的預期 (2014/2/6 " 美國ISM新訂單指數重挫,無須過分擔心")。至今已經確定,前月重挫的數字,主要是受到氣候影響,壞天氣過去,指數也回升了。

1月市場最恐慌的新訂單分項指數,從64.4大幅下跌到51.2,雖然2月只回升到54.5,好像還是不如12月,但從調查結果比較2月和12月,Better %為34%和35%,2月更高,只是Worse% 2月16%稍遜於12月的14%,整體而言,如果單從下表分析,應該會感覺到2月的新訂單,已經完全恢復或非常接近到12月的高水準,Net(Better - Worse)從+8大幅上揚到+19,接近12月的+20。至於指數為何只有回升到54.5,不太清楚Index計算方法,猜測是有做季節性調整,或者是 "diffusion index" 統計的調整了。

New
Orders
%
Better
%
Same
%
Worse

Net

Index
Feb 2014 35 49 16 +19 54.5
Jan 2014 27 54 19 +8 51.2
Dec 2013 34 52 14 +20 64.4
Nov 2013 36 46 18 +18 63.4
Source: ISM網站

JP Morgan和Markit合作的Global Manufacturing PMI,也從前月的53.0,上升到53.3,創下34個月以來的新高紀錄。

2014年3月5日 星期三

長篇: 2014年手機觸控IC產業展望(三) - 敦泰科技

一、業績回顧

FocalTech(敦泰科技)的在中國手機(Smartphone+Tablet)Touch IC的市佔率,從2011~1H12一度曾高達70~80%,然後受到Goodix和MStar加入競爭,3Q12~1Q13市佔率下滑很快,2Q13開始穩住,2Q13~4Q13連續三季中國市場市佔率維持在50%左右,因為FocalTech抵抗對手攻擊的主要武器是低單價的單層自容IC,讓產品組合趨向低價化,加上1H12缺貨本來IC售價就偏高,當Goodix/MStar加入競爭之後,價格迅速滑落,2013年全年平均blended ASP大幅下滑了40~50% YoY。

2012上半年之前的獨霸地位不再,2013中國手機Touch IC市場形成FocalTech、Goodix、MStar三家競爭的情形下,該公司的毛利率也是逐季下滑,從1Q13的48.9%,到2Q13 46.9%,3Q13更大幅下滑到40.4%,一季跌掉6.5%相當驚人,各界都歸因於殺價競爭更加激烈或競爭力喪失所致,但若看財務報表,成本項目下的"存貨跌價損失",2012年全年認列NT$80M,敦泰1Q13~3Q13在銷貨成本中總共認列存貨跌價損失NT$120M,但光是3Q13單季就認列NT$91M,如果把120M平均分配在三個季度,則每季正常的存貨跌價損失約NT$40M,因此研判3Q13的NT$91M存貨跌價損失裡面,有相當部分不是經常性的成本,也就是說,3Q13毛利率大幅下滑,不完全是競爭因素,上週公佈4Q13財報,毛利率回升了1~2%,公司說法是因為Product mix改善,不知道庫存跌價損失是否也有回歸正常少提一些。

上週的法說會,敦泰把市場擔心的狀況,都做了一些解釋:

(1)3Q13毛利率下滑,市場擔心殺價競爭,價格和毛利率將繼續下滑

敦泰: 4Q13毛利率止跌回升,因為產品組合改善和IC價格跌幅趨緩,2014年價格和毛利率仍有壓力,但跌幅趨緩,不會像2013年那麼嚴重,2013年是因為Product mix(註:單層自容IC起量)和競爭兩個原因,2014年Product mix因為On-cell量產而改善,具領先地位,整體價格和毛利率即使下跌,跌幅也將緩和很多,也有可能反轉向上(註:應指毛利率)。

(2)晨星(聯發科)和匯頂(Goodix)搶占敦泰市場佔有率,還有很多新進入者加入競爭
敦泰: 宣示2014年出貨量超過3E顆,維持50%市佔率,並解釋觸控IC佔聯發科營收不到5%,不會為了小營收而將敦泰推向對手,影響其AP/Baseband平台在觸控供應鏈的競爭力。

(3)因為市占率下滑、IC價格下滑,2014年營收和獲利將衰退
敦泰: 2014年出貨3E顆以上,增加1E顆,營收也一定成長。

(4)整體觸控產業不佳
敦泰: 觸控面板(尤其是大尺寸)和觸控IC不一樣,不論那一種觸控面板的競爭消長,都需要IC。

FocalTech產品線涵蓋高中低階、各種疊構(stack-up)、在中國低階手機的單層自容IC市佔率最大,2H13高達60~70%,中高階市佔率約40~45%,中國中低階Tablet市佔率約25%左右。2013年國際品牌客戶幾乎沒有,2014年將開始有所斬獲,台灣、日本、韓國、美國手機品牌客戶都有。

估計FocalTech 2013 Touch IC出貨量2~2.5E顆,全球Smartphone+Tablet市佔率21%,中國市占率50%,其中中國Smartphone市佔率56%,Tablet 25%。但因為Smartphone ASP從2012年平均US$1.1掉到2013年平均US$0.6,掉了一半,2013營收只成長2.3%,在這種激烈的降價過程,毛利率從2012年53.6%只掉到44.2%,顯示Product mix改變是主要原因,競爭是次要原因,主要就是因為單層自容IC起量,這部分也是FocalTech主導的市場,單價低、但成本也低,單層自容IC毛利率還有30~40%,才能讓全公司毛利率維持40%以上。

二、2014年發展策略

2014年產品/市場策略: 
面對Goodix和MTK/MStar的競爭,FocalTech在低階手機市場,用單層自容IC高達60~70%的市佔率以大量來壓低成本,靠降價維持性價比,應付對手的殺價競爭,在中階手機市場,增加防水、手套、懸浮功能,用增加功能維持性價比,高階市場,則和品牌客戶合作開發新產品,用客製化的IC綁住客戶和維持利潤。

2014年成本策略: 
為了達到壓低成本,FocalTech在單層自容IC、單層互容IC、雙層互容IC三大主流產品,2014年都會推出製程微縮和功能提升的新產品系列,除了TSMC,也開始嘗試新的foundry來cost down。

2014年新產品策略: On-cell
FocalTech和台灣/中國5~6家面板廠合作開發On-cell新產品,在平價的a-Si TFT-LCD On-cell觸控領域,FocalTech和Synaptics同屬領先群,目前和CPT合作的On-cell IC已經出貨給Coolpad手機銷售,接下來是Hannstar和Innolux將在2014各季陸續出貨,這些On-cell觸控,成本較低但解析度無法符合高階手機需求(公司否認和解析度有關,這點待查),比較適合主打中階手機市場,讓手機更薄外型更好,還有就是面板廠也可藉此整合進入觸控市場、或者是提高本身面板的競爭力。

2014~2015新產品策略: In-cell
In-cell除了持續和Tianma合作之外,應該也有其他夥伴。FocalTech的第一代In-cell和Apple一樣把Sensor做在下玻璃上面(TFT液晶層),公司宣稱是真正的In-cell,有別於對手推的Hybrid On-cell/In-cell,Focaltech最大特色是用Metal mesh做感應電極而非ITO或直接用VCOM做感應電極,號稱面板製造良率可以比Apple的In-cell更容易提高,4Q14將推出第二代In-cell技術內容還不清楚。
FocalTech發展Driver IC,一方面是為了因應In-cell的TDDI(FocalTech稱為IDC)趨勢,必須先有Driver IC技術,再來也是拓展新事業,2Q14將先出貨WVGA規格、再來是HD720,再來是TDDI,2014出貨目標是千萬顆等級,並不算大,但可回收已經投入的RD費用。其策略為透過On-cell和台灣/中國面板廠的合作,並強調其TDDI的技術優勢,拉攏面板廠先試用FocalTech的Driver IC。

2014年市場擴展策略:
FocalTech除了宣示要維持中國市場50%市佔率之外,2014年也將力推國際品牌客戶,包括台灣品牌Smartphone/Tablet、日本品牌、韓國品牌、美國品牌各季將陸續量產,讓人意外的是並非都是用高階Touch IC,也有一些國際品牌採用單層ITO方案。

三、2014年業績展望

估計2014年Touch IC出貨量3~3.5E顆,成長30~35%,Smartphone Touch IC ASP假設從2013年平均US$0.62下跌到US$0.54,跌幅從2013年的-45%,緩和到2014年的-13%,主因為產品組合單層自容IC比例穩定,沒有繼續衝擊ASP,加上On-cell出貨量佔比例公司宣示可達出貨量的15~30%,據了解目前單價是一般Touch IC的兩倍,2H14大量產之後,價格趨於合理,價差將縮小到20~30%價格。Tablet用的Touch IC因為多點觸控需求,很多使用Smartphone高階機種用的雙層ITO IC,單價較高,預估ASP跌幅則從2013 年的-45%緩和到2014年的-22%(因為Tablet沒有On-cell幫忙抵抗blended ASP下滑)。Driver IC也可能貢獻5~10%營收。

照以上假設,FocalTech 2014年營收應可成長20~30% YoY,毛利率是很多原因的總和,不容易預測,如果經營得法,或On-cell比重在20%以上,維持40%以上應有機會。

(系列完)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長篇: 2014年手機觸控IC產業展望(二) - 產業競爭

三、手機Touch IC - 產業競爭要素

ASSP IC產業,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每項產品只有少數廠商可以生存,通常只有2~4家廠商可以生存(簡化說三家生存),不像別的產業有時候可以十幾家共榮共存,例如,某個IC產業的開放市場中(集團自製等非經濟因素的封閉市場不算),到了穩定期(成長期是一團混戰不算),第一名可能市佔率40~60%、第二名20~30%、第三名10~20%,其他很多小廠共享10%,這些小廠往往虧錢,存在的目的就是希望衝上前三名,才能生存。所以ASSP IC產業的觀察重點,不要擔心有多少家廠商在競爭,因為退出障礙低,後面的廠商發現賺錢無望很容易就會將RD轉作其他IC產品,不像某些產業CAPEX投入大,退出障礙大,虧錢也要繼續做,結果把前面廠商也拖下水(例如Touch panel、LCD等)。那為何是2~4家生存,不是10家生存呢? 因為客戶如果用了price/performance排名5~6或以後的IC,很快自己就會喪失競爭力,為了避免自己死掉,只能用前幾名的IC,通常一定會用第一名的IC廠,配合1~2家第2~4名IC廠,這就是只有三家可生存、第一名佔50%(約略)市佔率的原因。因此ASSP IC產業的觀察重點,主要是在競爭力的變化,看誰能維持最好的cost + performance + service,至於競爭力沒有希望進入前三名的廠商,基本上可以忽略,這些廠商連打爛仗拖人下水的能力都沒有,因為使用這些沒競爭力IC的客戶會先死掉,不想先死的客戶就不會用這些落後的IC。

1、性能(performance)

Touch IC在產品性能(performance)上,主要看: (1)信噪比(SNR)、(2)抗RF干擾能力、(3)掃描速度、(4)工作溫度範圍、(5)功耗、(6)抗老化、(7)附加功能如防水、戴手套觸控、觸控筆、懸浮觸控等。

信噪比是影響使用經驗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座標準確度、抖動大小、滑動順暢度等都取決於信噪比,RF干擾來自手機本身Baseband FEM、WiFi或環境中的電器用品,不能影響觸控操作。掃描速度要夠,並且能在手指出汗或水霧、不同溫度濕度範圍內正常運作,還要功耗低、校正touch panel用久老化的觸控性能等。

影響性能最主要的部份是ITO感應電路圖案(sensor pattern),搭配不同的觸控方案需要不同的圖案設計,有些圖案大家小異,例如菱形、三角形、毛毛蟲等,有些則各家有各自的獨特設計,這些感應電路圖案,就像是天線一樣用來偵測手指頭的觸控動作,配合相對應的演算法,來達到最佳的以上七個性能。


2、成本

任何IC產品,成本永遠是重要的競爭要素之一,當IC規格還在演變的時期,規格、技術優先,成本可能是第二重要的因素,但當IC規格、技術走到穩定期,變化較少,成本往往變成最重要的競爭關鍵。影響成本的因素很多,包含對IC應用的領域知識、演算法的精簡有效、前段語言設計的能力、後段實體layout的經驗(尤其是有analog電路的時候)、採用最”適當”的製程(越先進製程die size小但wafer foundry價格高、良率低)、熟悉foundry/fab的design rule和製程process能力(才能挑戰cost down極致)。Cost down能力差異很大,在特定產品上偶爾還會看到: 同樣規格產品,某家廠商的IC售價,甚至比別家的成本還低的狀況。

一般來說,比創新、技術、規格,大多都是歐美IC廠領先,但當技術推進速度減慢,成本重要性提升的時候,台灣IC廠的產品就可追上來,進而發揮台廠擅長的成本優勢,除了cost down的強項之外,台灣廠商可以接受比較低的毛利率(因為費用率也比較低),也讓價格激烈競爭時,歐美廠商往往被迫退出低毛利率產品,將昂貴的RD人力資源,轉移到其他有更有潛力、技術難度更高的新領域發展。

手機Touch IC在主流IC市場,技術規格演進到2014年大致完成,各種疊構(stack-up,或說結構structure)像G/G、GFF/PFF、G/F、P/F、G2/OGS(sheet ITO)、TOL(cell ITO);各種觸控方式像雙層ITO、單層ITO、單層ITO自電容;各種ITO取代技術像Metal mesh等,主要廠商的IC都已齊備,這些產品2014年將進入比拚成本的階段。但On-cell、In-cell、TDDI則還在技術變革階段,成本還不是最重要的,預計要到2015年才會開始拚成本,因此2014年能夠率先量產On-cell和TDDI、2015年能率先量產In-cell的Touch IC廠,將可享受一段高毛利率的產品先發優勢。

Touch IC的成本差異,要從Block Diagram上幾個大項IP來看,AFE(Analog Front-End)、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MCU或DSP、Embedded Flash、Sensor Driver等,在相同的通道數(TX+RX)規格之下,包括各家的Sensor pattern圖案設計和相對應的觸控演算法,這個演算法影響要採用那種MCU/DSP核心,要用幾位元的body? 是自己的MCU/DSP架構還是授權通用架構? 演算法和參數表需要多大的Flash memory儲存(Embedded Flash是很貴的製程,光罩數很多)? 有沒有可能改為較不具彈性的EEPROM或硬體線路儲存? AFE和ADC部分也考驗廠商的Analog設計和layout能力。此外,採用那個製程、對製程特性的了解,也深刻影響產品die size、良率和整體成本。

要了解各家廠商IC的Price to Performance並不容易,多半要透過代理商、手機客戶處才能得知,但目前的市佔率和未來的design wins/forecast,也可透漏一些方向,一線品牌客戶的採用,比較代表Performance這一端,White box客戶採用則代表Price這一端。

3.服務

如果是全球性的競爭,服務好壞差異不大,IC性價比最重要,實力強的客戶也不太需要IC廠的服務,產品好壞和價格才重要。但有些產業系統廠侷限在某個地區、又或者研發實力不夠強的中小型客戶眾多的產業,在地化的服務,就會有其重要性,尤其是中國White box和中小型廠商,本身研發能量不足的時候,IC廠的客戶支援服務就很重要。這也是以中國客戶為基礎的FocalTech、MStar、Goodix佔優勢的地方,近年Synaptics也加強中國的FAE/Sales能量。Elan產品不錯, 打入Sony、華為Smartphone,但在White box和中小客戶因為服務不足,機會不大。

四、手機觸控IC – 市場區隔和競爭者

全球Smartphone Touch IC市場分為以下幾個市場區隔:

1. Apple: 自有專利技術的In-cell Touch,授權給Boradcom、TI、Resesas(主要做Display Driver)。

2.Samsung: 大約一半為AMOLED On-cell,另一半為Out-cell,主要Touch IC供應商為Melfas(韓)、Synaptics(美)、Zinitix(韓)、Imagis(韓)、G2 Touch(韓)。除了Synaptics之外,其他韓商和Samsung是比較封閉的供應鏈關係。

3. 其他國際品牌: 主要觸控技術為雙層ITO互電容,主要供應商為Synaptics、Atmel和Cypress。

4. 中國品牌高階手機: 主要觸控技術為雙層ITO互電容多點觸控、單層ITO互電容多點觸控,主要供應商包括Synaptics、敦泰、Goodix、Atmel和Cypress。品牌Tablet也是用這類IC,這塊市場Goodix佔有率蠻大。

5. 中國品牌中階手機: 主要觸控技術為單層ITO互電容多點觸控,主要供應商包括FocalTech、Goodix、MStar。White box Tablet很多也是用這類IC。

6. 中國品牌低階手機和White-box: 主要技術用單層ITO自電容單點觸控(兩指手勢)、單層ITO真實兩點觸控,主要供應商包括FocalTech、MStar、Silead。

Synaptics無疑是手機Touch IC最大廠商,主攻各大品牌手機市場,ASP很高,FocalTech出貨量應該是第二名,但因集中中國手機市場和單層自容IC最多,ASP低很多,產值差Synaptics非常多,2013年出貨量約2~2.5E顆,佔有中國手機Touch IC大約50%的市場,2014年出貨量可達3~3.5E顆,產品高中低階都有,低階市場市佔率最大,MStar和Goodix出貨量過去一兩年衝很快,實際數字不清楚,MStar中低階市場比較強,Goodix中高階市場比較強。

2014年3月3日 星期一

長篇: 2014年手機觸控IC產業展望(一) - 市場和產品趨勢

一、手機Touch IC - 市場趨勢

因為Smartphone和Tablet大多使用類似的觸控IC(Touch IC或Touchscreen Controller)產品線,因此本文所說的手機觸控IC包括Smartphone和Tablet兩個產品。

市場趨勢 1: 
2014年全球手機Touch IC市場出貨量成長趨緩,成長率從去年41%降為26%

2013年全球Smartphone出貨量約9.8E支,其中中國大陸品牌(含white-box)出貨量約4E支。2013全球Tablet出貨量2.2E台,其中中國大陸品牌出貨量(大部分是white-box)約99M台,全球Smartphone+Tablet出貨量12.0E台,+41% YoY。2014年預估全球Smartphone出貨量成長27%到12.5E支(中國5.5E支),全球Tablet成長25%到2.8E台(中國137M台),合計15.2E台,+26% YoY。

市場趨勢 2:
2014年中國手機Touch IC市場出貨量連續2~3年的爆發成長期結束,成長率從去年81%降為38%

2013年中國品牌(含white box)Smartphone+Tablet合計出貨量5.0E台,成長率高達81% YoY,佔全球41%,預測2014年合計出貨量6.87E台,成長率降為38% YoY,佔全球45%,雖然成長仍高於全球平均數,但是比起2012~2013的爆發性成長,2014的成長緩和很多。

市場趨勢 3:
2013年中國手機Touch IC市場Blended ASP年度跌幅35~40%,最大原因為市場產品組合改變(單層自容IC衝大量),其次是競爭殺價,換一種說法,等於2013年一年把2012年前三季因為供貨吃緊都沒掉的ASP在一年之內補跌到位。2014年ASP跌幅相對趨緩,因為產品組合和競爭廠商的變化,比起2013年都相對穩定很多。

中國市場是2012~2013年全球手機Touch IC成長的主力,2012年單層(single layer)ITO互電容(mutual-capacitance;簡稱互容)興起,MStar(晨星,現已併入MTK聯發科)也在2H12靠著單層Touch IC攻佔不少低階手機市場,讓產業平均ASP下降,2013年單層互容各家IC廠都做,使用範圍往上延伸到中階手機,讓產業ASP進一步下降,而2013年,大量Feature phone使用者轉進Smartphone,FocalTech(敦泰)趁勢力推單層ITO自電容(self-capacitance;簡稱自容)Touch IC搶攻這塊快速成長的低階Smartphone市場,除了最低階的 "單點+兩點手勢" 觸控之外,FocalTech並靠支援真實兩點觸控的單層自容Touch IC,打入低階甚至部分中階手機市場,成功穩住了MStar和Goodix(匯頂)對市場佔有率的攻擊,卻也讓產業平均ASP因為低階產品組合比重增大再大幅下滑,推算2013年中國市場Touch IC ASP至少下滑35~40%。

另外,1H12中國Smartphone需求爆量還曾讓Touch IC缺貨,價格非常穩定,到2H12~2013 MStar和Goodix興起,中國Touch IC市場形成三家鼎立的態勢,增加的競爭性也讓Touch IC從缺貨期的高價,在三家競爭之下,讓價格下殺到合理利潤的價格。以上都是2013年產業ASP的下滑的原因,讓中國市場Touch IC產值成長率,遠低於出貨量成長率。

市場趨勢 4:
因為ASP大跌,2013年中國手機Touch IC產值成長率遠低於出貨量成長率,2014年因ASP跌幅較緩,產值成長率相對接近出貨量成長率,雖然仍有落差,但可望逐漸接近IC產業常態(ASP下滑原因包括競爭、終端產品低價化、製程微縮和整合讓成本降低等)。

2014年,一來低價的單層自容IC比例趨於穩定,約佔全中國手機Touch IC市場45~50%,不像2013年從幾乎是零開始大幅拉升到40~45%,對ASP衝擊很大,二來2014年三家鼎立局面未變,不像2013年從一家獨大變成三強鼎立的競爭強度,對價格的衝擊那麼大,其他小IC廠雖多但都未成氣候,2014年的價格競爭將比4Q12~2013年這段時間來的緩和,三來,2014年高單價On-cell Touch IC可望佔有10~15%中國手機市場,也可抵銷一部分ASP壓力。因此,2014年雖然中國市場Touch IC出貨量成長趨緩,但是ASP下跌也趨緩。

二、手機Touch IC - 產品技術趨勢

中國手機Touch IC市場,2012年以前市場主流是雙層互容IC(單面Single side ITO雙層double layer,用架橋方式走ITO pattern線路),2012年單層互容IC開始起量,此時雖然也有單層自容IC產品,但只能做到單點觸控,和模擬二點手勢,有些需要兩指以上觸控的軟體就無法使用,2013年一來大量的Feature phone用戶轉進低價Smartphone,讓單層自容IC市場擴大,再來FocalTech領先推出可支援兩點真實觸控的單層自容IC(號稱有專利),讓單層自容IC市場再擴大(甚至被用到中階Smartphone)。

國際品牌Smartphone市場,因為注重觸控品質,到2013年,都是用雙層IC,大部分是單面雙層架橋互容,2014年開始也有國際品牌Smartphone採用FocalTech的單層IC(自容互容都有)。

雙層的感應電極圖案(ITO pattern)線路有X軸和Y軸(TX/TR),手機上大多把感應電路做在單面(single side ITO/SITO),因此X軸和Y軸線路需要架橋跨越,這種方式最靈敏、穩定,效果好、可以輕易做到多點觸控,但是成本高,單層方案只能靠圖案配線來偵測確實的位置,先天上觸控品質較差,但做到多點觸控已無問題。自電容設計簡單、成本低,但很容易被干擾,在螢幕尺寸大小和觸控點數都有限制,單層自容IC目前頂多做到真實兩點觸控。如果不談技術上誰先誰後,只看誰先放量的話,2012年單層互容IC是MStar領先放量、其他人跟進,4Q12~2013年的單層自容IC則是FocalTech先放量。

2014年的產品/技術趨勢,有以下幾個方向:

產品/技術趨勢 1:
增加功能而不加價錢: 包括戴手套觸控、防水、懸浮觸控、觸控筆(主動筆/被動筆)等,IC價錢不一定可以增加多少,但應有助於穩定或減緩跌價幅度。

產品/技術趨勢 2:
2014年On-cell觸控開始起量。

過去的On-cell主要都是高貴的AMOLED面板,2014年開始,將看到台灣和中國很多家面板廠的a-Si LCD手機面板開始搭配On-cell觸控出貨,包括AUO、Innolux、CPT、Hannstar、BOE、Tianma等,CSOT有沒有On-cell計畫則不確定。推估2014年中國手機產業將有10~15%配置On-cell Touch LCD。On-cell Touch IC幾家大IC廠都有做,但放量最快的是Synaptics,其次是FocalTech。

產品/技術趨勢 3:
主流iPhone繼續用其專利In-cell。其他廠商In-cell和衍生的In-cell/On-cell Hybrid將在2014年技術準備完成,4Q14~2015開始在Non-Apple手機市場起量。

媒體報導2014年Apple將推兩款新的下一代iPhone(6),一款4.7”,一款5.5",因為Apple專利的In-cell技術,在擴大尺寸的時候,雜訊問題很難解決,Apple的In-cell技術應該可以順利做到4.7”,但能否做到5.5”還未可知,Apple應該也在試驗別的solution,照目前連觸控方案都還沒有決定的情況下,加上產品開發和觸控方案產能準備時間,今年底之前5.5”版的iPhone要量產應有困難,但至少2015年In-cell都會是iPhone使用的最主要的觸控技術。

Hybrid In-cell/On-cell,各家方案定義不同,看sensor感應層製作在那裡:TX/TR都做在下玻璃上層、或上玻璃下層,或TX/TR分開製作在不同層,這些新Hybrid In-cell/On-cell技術將比Apple的In-cell更容易達到大尺寸手機面板的良率要求,預計在4Q14~2015年開始起量,從貴族(Apple、Sony、HTC)機種走向中價位主流價機種。

In-cell或Hybrid觸控技術,面板廠走比較快的是日、韓廠商如Sharp、JDI、LGD。Apple供應鏈使用Apple自己的In-cell技術,其他面板廠和手機廠多和Touch IC廠Synaptics合作,中國廠商Tianma於2013年已和FocalTech合作量產過一個聞泰的機種,其他面板廠尚不清楚有沒有In-cell計畫。FocalTech宣稱其In-cell技術和Apple一樣都是做在下玻璃液晶層的真正In-cell,並非Hybrid,但卻比Apple更容易量產,預計1Q15年推出第二代In-cell導入量產,如果真做到的話,將是In-cell技術能否從日韓一線手機面板廠,普及到台灣和中國大陸二線手機面板廠的關鍵。

產品/技術趨勢 4:
Tablet面板解析度提高,將促使系統廠採用較高階的雙層ITO Touch IC產品。

2014年Smartphone和Tablet的面板解析度同步提高,Smartphone主流從WVGA走向qHD和HD 720,至於Full HD因為LTPS面板產能受限,還是只能在高階市場穩定成長,品牌Tablet從1280x800/720,走向1920x1080/1200,Apple更高走向2048x1536,White-box Tablet從800x600走向1024x768,解析度提高,對Smartphone用的Touch IC沒有影響,但對於Tablet的Touch IC就有影響,將促使系統廠採用較高階的雙層ITO Touch IC產品。

產品/技術趨勢 5:
手機Touch IC和手機Display Driver IC的整合SoC

手機Touch IC未來的趨勢是整合,整合的原因有成本和技術兩個驅動力,和Driver IC整合(TDDI)或AP整合(部分MCU/DSP功能交由AP做),研判未來和Driver IC整合才是主流趨勢,除了cost down之外,還有(1)On-cell/In-cell時更適合整合Driver IC + Touch IC,卻和AP無關,(2)Driver IC和Touch IC都屬於LCD display module零件,可以完全獨立於AP之外,而AP即使整合Touch IC的MCU/DSP IP部分,還是需要Sensor訊號的驅動、接收和後續的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等處理,仍然需要和Touch IC廠商配合,商業模式整合難度大。預計2H14開始TDDI(Touch Display Driver)就會開始慢慢放量。Synaptics稱做TDDI(Touch Display Driver Integration),FocalTech稱做IDC(Integrated Driver and touch Controller)。

為了手機Touch IC和Driver IC整合的趨勢,目前很多手機Driver IC廠都在開發自己的Touch IC,另一方面,很多手機Touch IC廠也在開發自己的Driver IC,腳步最快的還是Synaptics。長期看。因為Driver IC是比較標準的產品,不像Touch IC必須和各種外部產業鏈夥伴密切合作,似乎從Touch IC廠去發展Driver IC和TDDI較佔優勢。

2014年2月24日 星期一

影響觸控NB滲透率的四個因素

去年1H13的時候,曾經看好Touch NB的滲透率將逐季成長,當時NB各品牌都積極推動Touch NB機種,Touch panel產能甚至缺貨,TPK也在當時決定大舉擴充OGS產能,包括達鴻4.5G廠、平潭5.5G廠、合資化學強化廠等。不料5~6月需求開始漸漸不如預期,3Q13 Touch NB需求停滯不前,產能過剩、touch panel價格快速下跌,最後根據統計,2013全年Touch NB滲透率大約只有9~10%,上半年樂觀的預測完全錯誤了。NB Touch panel供應鏈業者受到大小不等的傷害,NB OEM受到的影響較小,大部分OEM的Touch NB機種,都是同一個project設計兩片面板,一片有touch panel、一片沒有,當Touch NB需求不如預期的時候,該project還可以搭配普通面板出貨,只有Asus、Acer、Sony有規劃純粹的Touch NB產品線,影響較大。這也是用touch NB機種數沒有預測力的原因,因為一來機種數多寡不代表消費者終端需求,二來這些機種大部分也可以搭配一般非觸控面板出貨。

至於2014年Touch NB滲透率多少? 目前各研究機構、NB品牌、供應鏈廠商,對於2014年Touch NB滲透率的看法,從10~25%都有。有了去年的經驗,對於這些預測不能盡信,我們換一種方法,不去直接預測一個數字,因為變數太大太多,而是去找出影響Touch NB滲透率的關鍵因素,持續觀察這些因素的變化,再來預測演變的方向。

回顧2013年2H13之後Touch NB滲透率到10~11%就停止不前,有兩個原因:

1. Touch Panel太貴
2. Touch界面的軟體太少

觸控人機界面(UI)需要靠軟體才能發揮,Smartphone/ Tablet軟體(Apps)的使用方式和人機界面100%都是針對觸控應用設計,Touch操作是必要的,而且高品質Touch Panel solution也直接影響使用經驗,但是至今PC軟體絕大部份都還是針對傳統KB+Mouse的使用方式設計,針對Windows 8 Modern UI觸控界面做最佳化設計的軟體很少,使用者能夠感受觸控的地方大多只有Windows開機時的方塊磚初始畫面、相片/影像放大縮小等作業,最常用的MS Office、瀏覽器等軟體還是都用KB+mouse即可順利操作,不太需要觸控,或者說Apps也沒有想出配合觸控更好的使用方式,讓買了Touch NB的消費者,英雄無用武之地,只在開機時,觸動MS Office或 IE的圖示之後,就再也不需要觸控了,當觸控的好用處越少、消費者願意付出的價差也越小、Touch NB市場就越小。因此本文認為,Touch NB滲透率的爆發點在那裡,有以下四個關鍵因素,這些因素的變化速度,將影響Touch NB滲透率提升的速度。

一、觸控界面UI的Apps數量

Windows Store上面,能充分利用Modern UI觸控功能的Apps增加的速度,尤其是重量級軟體。

二、Touch NB價差

如果Touch Panel價格夠便宜,還是有機會刺激需求,經過大半年降價,目前Touch NB和一般NB的價差已經縮小很多,但還沒有測試出來足以刺激需求爆發的Sweet Spot,這個"Sweet Spot價差"越小對Touch Panel供應鏈越不妙。這個價差,和前項所說,Modern UI Apps越多、越好用、越常用,消費者可以感受到觸控界面帶來的好處(效用)越大,這個"Sweet Spot價差"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三、2-in-1 NB的數量

2-in-1 NB都是100%有Touch Panel,如果消費者喜歡這種Form Factor,那也對Touch NB滲透率有幫助,現在2-in-1數量很少,只能算利基市場,即使熱銷,也不具大市場趨勢的參考意義,等到2-in-1有一定的市場基礎之後,如果還能繼續熱銷,則將有助於Touch NB滲透率提升

四、Dual OS PC數量(Android+Windows)

不論是Clamshell NB或2-in-1 NB或DT、AIO,如果Dual OS (Windows + Android)PC能起來,則可將大量的Android Apps整個Ecosystem灌入PC,馬上多了一大堆觸控UI Apps,但數量雖多,因為機器不同,Apps的操作方式還是會有所不便,如能激發軟體廠商針對機器修改界面則更好(例如用到AIO/Monitor大螢幕,圖示就不需要拳頭這麼大…)。但第一個問題需要解決的,則是OS廠商,Microsoft和Google這兩個競爭者,是否願意被PC廠商綁在一起?

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

長篇: 華碩Smartphone再出發

Asus(華碩)上週舉行的今年第一次法說,並沒有揭露各主要產品線的年度出貨目標數字,僅提到NB、Tablet出貨皆可成長,DT因為基期小將倍數成長,Smartphone則從1~1.5M成長到5M以上。

一、NB出貨量止跌回升,成長9%

估計2014年全球NB市場衰退幅度縮小到-4~-5%,Asus出貨量有機會逆勢成長9%,主要原因為:

(1)佔Asus 30%營收的歐洲,去年景氣非常低迷,尤其是Asus主攻的consumer NB需求嚴重衰退,但今年已經看到歐洲景氣復甦的跡象。

(2)Acer的人事異動、高階主管減薪等調整措施,可能連帶引起業務端和通路商的變動,對市場(地理區隔和產品區隔)重疊高的Asus有利。

(3)Sony分割出售VAIO NB業務給私人公司、Samsung退出中低階NB產品, 確定會讓出一些consumer NB市場空間給予其他品牌,Asus也將是受惠者之一,Dell私有化之後,動向未明有待觀察。

(4)產品方面,Asus率先力推2-in-1 NB,但去年幾個機種因價格過高、重量太重而銷售不佳,T100的產品價格定位,充分利用到Microsoft的免費Office和Intel的Bay Trail首發優勢,銷售狀況不錯,1H14類似競爭性產品不多,可望提升整體NB市佔率和margin。加入Chromebook產品線則可望有助於北美業績。

2014年Asus如能做到NB出貨成長9%,則NB市佔率將從去年的10.9%回升到12.5%,超越Dell和Acer,僅次於Lenovo和HP,位居穩定的第三名。

整體而言,NB產品成熟、很難有大創新,是一個滾量的產業,規模經濟明顯,各部門管理效率也很重要,一旦滾量滾不上去,從正向循環變成負向循環,很多問題都會跑出來,沒有量也就沒有利潤,除了Apple之外,沒有所謂"只重利潤不重出貨量"的可能性,這也是日本品牌品質優良卻依然江河日下的原因,Acer這兩年不重出貨量、失去規模優勢之後,問題也接踵而來,Samsung退出中低階NB未來也不樂觀,但滾量還是要注重管理和效率,否則像去年一旦整體市場翻轉,也很容易被庫存燙到,庫存是PC業的大忌,不只是產品規格過時必須降價求售的損失,為了消化庫存推遲新產品的鋪貨更是競爭力的大傷害,Asus去年遇到雙重挑戰: 全球consumer NB大衰退和3Q13 Touch NB需求急轉直下,結果Asus能將損害控制到最小,證明這家公司的管理效率,今年如果重回滾量的正向循環,競爭力將優於其他出貨量無法成長的對手。

二、從M/B跨入DT力道加大,成長100%

Asus是最大的M/B公司,M/B的客戶有三種: (1)Local King DT品牌或稱為SI(System Integrator)、(2)透過Distributor賣到Retail assembler或DIY的end users玩家、(3)大型OEM品牌系統客戶。Asus的主要客戶是前面兩者(以前泛稱clone M/B市場),相對於OEM客戶,這兩類市場M/B廠自組DT銷售的衝突較小,Local King雖然還是有一些衝突,但因為很多Local King/SI本身也是Distributor/Retail,如果Asus從M/B供應商變成DT競爭者,這些客戶也可以進貨整台的Asus DT銷售,還是可以作夥伴,就像台灣的聯強,可以用Asus M/B組自有品牌Lemel DT,也可以直接進貨Asus品牌的DT銷售。

以前Asus不做DT是合理的,因為賣M/B和賣DT利潤差不多,M/B外的其他零件都是過水性質賺不了多少錢,但近年,一來Asus的NB已經站穩Top 3,DT和NB大部分的零件供應商都是同樣的一群,NB壯大之後,可以將規模優勢帶入DT,例如Asus採購Windows OS、HDD、DRAM、CPU一定比Local King/SI便宜很多,以前做DT無法多賺錢沒意義,今年有了規模做DT可能會會有增加的利潤出來。

Asus能夠決定在全球大舉進軍DT市場,確是頗有創意的思考,去年DT出貨約1.5M,公司目標成長100%,並能維持不錯的margin。

三、Asus Tablet應有因應Google合作生變的計畫

Asus在法說會上,沒有明確說明下一代7"或8" Google Nexus是否繼續和Asus合作,只是說不論有沒有Google合作,2014年Tablet出貨量都可成長,去年Tablet出貨量約12M,Asus和Google/Asus雙品牌大約各佔一半,如果今年沒有Google,那表示Asus自有品牌Tablet要成長100%以上,總量才能成長,似乎是個艱鉅的任務,本文揣測,Asus之所以有這種宣稱,應是已有合作生變的應變計畫。

過去Asus自有品牌Tablet都走低階路線(Memopad)和變形路線(Padfone),把高階(相對高階)產品線讓給Google/Asus雙品牌Nexus產品,相信這也是Google連續兩代7"機種捨棄其他夥伴Samsung、LG等大廠而選擇當時的小小廠Asus的原因,因為Samsung、LG不可能把某條產品線完全清空讓給Googel Nexus,這也代表Asus自有品牌的實力並未完全發揮(缺乏主流旗艦產品),個人相信Asus一定有開發自有品牌的高階Tablet project,一旦Google合作生變,可立即導入Asus品牌的高階機種,填滿產品線,至於通路方面,Android Market網購的部分可能會失去Google的量,但其他有些地區本來就是透過Asus通路在賣的Asus/Google雙品牌Nexus應可順利導入Asus品牌的高階機種繼續銷售。至於低階和變形系列,也可在產品精進之下,持續成長,整體而言,就算沒有Google,2014年出貨成長的可能性,確實存在。

四、Asus今年進入Smartphone主流市場,高C/P值、3G/4G專利數、打入AT&T是三大亮點

上週法說會上,Smartphone的策略和產品說明,並未太特殊,因為Padfone X和Zenfone之前就發表過了,如果價錢真的是4" US$99、5" US$149、6" US$199的話,C/P值不錯,尤其是6"  US$199有點便宜的離譜(如果真的是HD720 display+13M Camera+2GB DRAM的話),顯然Asus再度利用了Intel急於在Smartphone建立橋頭堡的心態,取得了絕佳的合作條件,即使如此,應該還是有不少的產品規劃和工程cost down創新,才能達到這種價位,首度建立的自有UI(user inferface),也是晉升大廠的基本門檻。另有兩個亮點,值得深思。

第一,當有人問到Asus是Smartphone後進者,今年量大之後如何應付各方專利訴訟? 是Asus CEO沈振來的回答讓人驚訝萬分,他說華碩在手機3G/4G IP排名前十大,在制定標準的Essential IP(關鍵專利)排名前十名,東方公司只有2~3家,連華為都不確定有沒有進去,而ˋ這2~3家東方公司其中一家是華碩,聽起來似乎難以置信,Asus明明手機多年來都沒出多少量,到今年才真正放量,怎麼可以和歐美許多老字號的電信基地台設備商、半導體商、手機商,同時列入專利前十名?

經過一番網路資料蒐集,驚訝的發現,沈振來所言可能確有其事:
(1)2011/12/20施崇棠董事長就在媒體上說,華碩的3G和4G Essential專利數是業界前八名,原來這種說法不是現在才有。http://news.cts.com.tw/cnyes/money/201112/201112200896334.html

(2)根據網路歷史資料,Asus早在2006年量產3G手機之前好幾年,大約2001左右,就介入3G基礎技術的研發,並加入3GPP會員,從3G到4G LTE一直持續投入通信標準的基礎技術研發,這應該就是沈振來所謂的"制定標準的Essential IP"的意思,真是一家 "熱愛" 研發的公司啊! 居然在十幾年本身手機出貨都沒有多少量的情況下,還是堅持投入基礎研發並持續申請專利。
http://mtlin.org/archives/601
http://blog.yam.com/gjo99055/article/23685750
http://www.e-stock.com.tw/ASP/board/v_subject.asp?last=1&ID=6773991

第二,歐美手機銷售主要靠電信營運商(operator),手機廠商要打入歐美operator並不容易,產品要接過嚴謹的測試(field test),中國很多手機品牌出貨量和外銷量都很大,也只有華為和中興在歐美operator通路略有斬獲,Asus以一家新進廠商,剛剛起量的第一年,就直接打入美國三大operator之一的AT&T,就看今年生產、出貨、配合流程和品質是否順利,如能通過考驗,將是一個新的里程碑。

六、x86-Android手機的軟體相容性能否100%需觀察

但也有一個隱憂,就是x86-Android和ARM-Android的Apps軟體相容性問題,一年多前,Google和Intel合作,把Android OS porting到x86架構CPU,在軟體方面,如果大家都照x86 CPU SDK去開發Apps, performance會好一點,但無法強制軟體開發商這樣做,也不是用模擬(simulation),因為模擬的performance很差,據了解,目前的作法是在載入Apps的時候,花比較久的時間,在載入時就把ARM core Apps程式碼轉換成x86程式碼,因此隨後執行的時候performance不會差,現在的AP(application processor)速度越來越快,這種延遲很多人感覺不出來,這種作法讓絕大部分ARM-Android Apps都可以在x86上面跑,Google 和Intel也已經針對市面上流行的Apps做過廣泛的測試,相容性沒問題,但是各國都有一些當地的軟體廠商,開發當地市場使用的Apps,尤其是有呼叫到AP/CPU或OS底層功能的Apps(例如圖形能力強大的Game),還是有可能不相容,在x86-Android上面無法執行,往好的方面想,這些少數不相容的Apps要由OEM去教育消費者,即使是Wintel也有少數人的機器會不能 run某些軟體,往壞處想,如果在一個國家,有一個當地軟體(例如股票軟體),因為這種當地Apps成千成萬,Intel/Google一定不可能通通測試過,而這個App又是某些消費者必用的重要軟體的話,那一旦不相容,可能就會被消費者誤會是手機很爛,或者乾脆退貨。因此,軟體相容性能否達到99%或100%,也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個人猜測,這個數字,恐怕Google、Intel或Asus都是不會公布的,因為就算初期相容性不高,一面推產品一面繼續修改提高相容性,問題就會慢慢解決,當x86-Android市場累積量達到一個規格之後,軟體開發商也會自動來測試在x86-Android的相容性,此時如果有Apps不相容,消費者就會認為是軟體商的問題而不是手機廠的問題,此時相容性問題就完全解決了。

七、結論: 今年是Smartphone帶動公司重啟長期成長的關鍵年

PC市場早已成熟,Tablet市場扣除Apple iPad之外,相對市場並不算很大,Asus未來的成長要靠Smartphone,目前的狀況,是Asus手機有史以來機會最大的時刻,理由如下:

(1)Asus經過兩年努力,靠Tablet取得一年12M出貨量的基本規模,而Smartphone的零件供應商,有70~80%和Tablet重疊,這樣的經濟規模、研發經驗、供應商關係,是以前Asus手機部門從未有過的基礎。

(2)這兩年從其他手機大廠釋出具有國際等級實戰經驗的RD人才,也讓Asus的Smartphone RD進入另一個新的等級,這樣的RD能力,配合好的產品規劃和市場定位,確實有機會將Asus手機推上另一個成長階緞,目前Asus手機部門軟體人力已經比硬體多了,而軟體能力正是晉升大廠的關鍵之一。

(3)以前Asus手機只是靠自己單打獨鬥的眾家小廠之一而已,今年適逢Intel的手機策略關鍵期,Asus可充分槓桿在PC產業和Intel建立合作關係,取得重大支持,加上Tablet做Nexus和Google建立的關係,為今年再戰Smartphone增加不少助力。

因為Smartphone市場夠大,Asus的手機事業競爭力也有增強(產品、規模、成本、通路),如能順利放量,有機會帶來未來兩三年另一波成長動能。





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美國ISM新訂單指數重挫,無須過分擔心

前幾天,公布了2014年1月份ISM製造業指數,從前月的56.5,重挫到51.3,大跌5.2,讓市場最震驚的部分,是分項指數裡面,一般認為有領先意義的新訂單指數,更從前月的64.4,大跌到51.2,下跌幅度13.2更創下34年來最大跌幅,加上前陣子中國ISM也下跌,以及QE退場造成資金抽離新興市場所引起的匯率和利率波動,讓全球金融市場如驚弓之鳥,擔心今年經濟前景將惡化。本文認為1月份美國ISM製造業指數重挫,並沒有市場想像的嚴重,理由如下:

1. 先看惡化最嚴重的新訂單指數,除了各國政府自行調查PMI(採購經理人指數)之外,還有許多金融機構和研究單位在做同樣的事情,其中在全球領域被最頻繁引用的是Markit公司的Global和各國PMI,Markit公司公布的1月份美國製造業PMI新訂單(US manufacturing PMI new orders)只下跌的2.2點,遠少於美國ISM協會調查下跌13.2點,顯示這裡面,也許有牽扯一些研究方法、統計樣本、和ISM前幾個月新訂單指數偏高等等因素在內。

2. 和美國同屬已開發經濟體的歐元區和日本,其1月份 PMI新訂單指數,都創下近年來新高,尤其是歐洲和日本經濟中,出口依賴新興市場的程度更遠甚於美國,如果市場擔心新興市場成長趨緩和美國ISM新訂單指數重挫,是悲觀者的完美風暴的話,為何歐洲和日本1月PMI新訂單指數還能創新高? 因為ISM/PMI是 "調查"而非 "統計",調查都有可能偏誤,讓人不得不懷疑 ISM新訂單這次調查是否有機遇上偶然出現的偏誤?

3. 即使接受 ISM公布的美國PMI和新訂單分項指數,是完全正確的話,我們把目光轉向全球,根據JP Morgan和Markit合作彙總各國資料的全球製造業PMI指數(J.P.Morgan Global Manufacturing PMI), 1月份Global PMI只有從前月的53.0微幅下跌到52.9而已,等於是持平,新訂單分項指數也只有從前月54.4微幅下跌到54.3,幾乎可以忽略其變動。

4. 至於那為何會有以上差異呢?  ISM網站每次公布PMI時,都會放上一些些被調查者的描述,這次放上去的10個描述中,就有3個人提到1月份惡劣的天氣影響,而天氣這種東西,對於 "預測性的主觀問券調查"而言,恐怕還會有放大效果。

結論就是: 本文預測,如果天氣轉佳,2月份美國ISM新訂單分項指數,很可能會回升。

以下這段摘錄自ISM網站:
WHAT RESPONDENTS ARE SAYING ...
  • "We are seeing slight improvements, year-over-year, month-to-month, across most regions and business segments." (Apparel, Leather & Allied Products)
  • "Poor weather impacted outbound and inbound shipments." (Fabricated Metal Products)
  • "Good finish to 2013, but slow start to 2014, mostly attributed to weather." (Petroleum & Coal Products)
  • "U.S. government aerospace business is very brisk." (Transportation Equipment)
  • "Slight improvements in defense business. But still lagging from previous years." (Computer & Electronic Products)
  • "Cautiously optimistic about increasing volumes but still challenging, and margins remain low." (Chemical Products)
  • "We have experienced many late deliveries during the past week due to the weather shutting down truck lines." (Plastics & Rubber Products)
  • "We continue to be busy, working six days, 24 hours a day." (Primary Metals)
  • "Restricted optimism heading into Q1." (Machinery)
  • "Delays in government product certification due to the partial government shutdown last year are still negatively impacting delivery and inventory levels." (Miscellaneous Manufacturing) 

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手機指紋辨識應用進入高速成長期

傳統的密碼ID辨識,有安全性和便利性的問題,尤其到了Smartphone等移動裝置盛行之後,密碼輸入的不方便,和行動支付的安全問題更加明顯,促使生物ID辨識的潛在需求,在移動裝置市場的各種生物辨識技術(人臉辨識、聲紋辨識、虹膜辨識、視網膜辨識等)中,因為指紋辨識本來就有相當的基礎,加上Apple率先在主流機種iPhone 5S上採用Touch ID指紋辨識,市場反應良好,Apple在法說會上表示Touch ID是iPhone 5S銷售超過預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Smartphone勢必跟進採用,將促使指紋辨識技術進入市場的高速成長期。媒體報導,Samsung預定2Q14發表的的Galaxy S5,和HTC(New One Max已有滑擦拭指紋辨識)、LG其他大品牌的2014新機種,都將搭配指紋辨識功能。

指紋辨識的處理程序為:指紋採集、產生指紋圖像、圖像處理、提取特徵點、資料庫的指紋比對。依照感應器sensor的類型分為光學式、電容式和射頻式。依照sensor的信號採集方式分為滑擦式(swipe sensor)和接觸式(或稱為按壓式;area sensor),swipe sensor已經在商用NB上應用多年,有穩定的市場,也在少部分Smartphone上採用,但效果不佳,到Apple併購AuthenTec之後推出iPhone 5S上的Touch ID,結合了電容式和射頻式兩種技術,由電容式sensor做第一段辨識,再由金屬環發出射頻訊號到真皮層取得電場分布圖像,提高驗證品質,演算法並能處理360度的指紋採集資料,為維持耐用性,將保護層改用藍寶石玻璃,在設計上也將Touch ID sensor做在Home鍵上面讓使用更方便。

Apple對產業界最大的貢獻,就是有能力定調(1)消費者使用習慣,和定調(2)新技術規格,iPhone 5S採用了兼具電容和射頻、按壓式的指紋辨識技術,並且列為主流產品iPhone 5S的標準配備之後,指紋辨識在Smartphon應用的市場趨勢和技術趨勢已定。目前較領先的電容/射頻式指紋辨識廠商,除了已經被Apple併購無法外賣產品的AuthenTec之外,以Validity Sensors(已被Synaptics併購)和Fingerprint Cards (FPC)最領先,這兩家目前主力產品都是滑擦式,未來因應iPhone 5S使用按壓式帶動潮流,也都在開發按壓式產品。

根據媒體報導和研究報告,Apple/AuthenTec的"主要"供應鏈包括:

1. TSMC做foundry,用8" 0.18/0.13um或可轉移到12" 65nm製程
2. Xintec(精材)和晶方做Wafer Level Packaging/Bumping
3. ASE Group(日月光集團)做Sensor IC封裝、SiP(system-in-package)和module。

Synaptics/Validity的"主要"供應鏈包括:

1. TSMC做foundry,用8" 0.13um製程。
2. 南茂/泰林集團作封測,因為Validity的solution相對單純,不需要做SiP,整體成本比AuthenTec低很多。
FPC則找SMIC做foundry。

另外,Kinsus(景碩)目前是做Apple/AuthenTec的指紋辨識IC載板,屬於Wired bond CSP。最近媒體報導Samsung新款Galaxy S5手機將採用指紋辨識功能,未來如果Synaptics/Validity能切入Samsung指紋辨識方案,Kinsus應有很高的機會透過Synaptics/Validity和相關的封測廠商,進入Samsung手機的指紋辨識IC載板供應鏈。

2014年2月3日 星期一

長篇:2014 NB+Tablet產業展望(二)-ODM/EMS篇

(本文寫於2014/2/2,科技產業變化多端,預測數字最好每三個月修正一次)

將NB和Tablet合併統計,不管偏向於ODM還是EMS,依生產者的角度區分,2013年最大的生產者是某家大型EMS公司,NB+Tablet合計出貨量62.3M,但因為淡出NB組裝,加上主要客戶Apple的Tablet訂單被Pegatron瓜分,出貨量較2012年-20% YoY。第二名是Quanta,出貨量58.1M,-16% YoY。第三名是Samsung in-house出貨量51.5M,+77% YoY。第四名Compal,出貨量46.3M,+17% YoY,成長主要原因是NB靠Lenovo和Dell訂單穩住陣腳,加上切入Amazon Tablet供應商行列。第五名Pegatron,出貨量39.3M,+62% YoY,其NB出貨衰退17%,主要靠Tablet從切入Apple iPad組裝,讓2013年Tablet出貨量從前一年7.6M大幅成長到25.4M。第六名Wistron出貨量29.3M,-14% YoY。Inventec出貨量19.8M,+10% YoY,主要靠HP的NB訂單貢獻。


展望2014年,Samsung in-house雖然自有品牌NB大幅衰退,但基礎龐大的Tablet可望持續高成長,整體NB+Tablet出貨量可望成長20%以上,成為第一名,Quanta出貨量大略持平,Compal的NB也約略持平,但是Apple iPad和Amazon訂單貢獻下, Tablet可望從7M成長到15~16M,整體NB+Tablet估計成長15~20%,EMS大廠,在NB持續大幅衰退,Tablet小幅衰退之下,整體衰退10~20%,Pegatron的NB出貨小衰退,Tablet出貨小成長,整體可成長約10%,Wistron的NB小衰退,Tablet雖大成長但基期不高,整體還是小衰退8%左右,Lenovo in-house的自製NB因為聯寶放量,估計從前一年的5M成長到13M,Tablet也有成長,整體NB+Tablet出貨量估計從前一年的9.4M成長到19~20M,成長率超過100%,Inventec的NB明顯衰退,Tablet也沒斬獲,整體也是衰退。


因為Tablet品牌非常集中在幾家大廠,而Whitebox等小品牌又不會找檯面上的大型ODM/EMS代工生產,因此少數幾家大品牌的訂單分配,就成為影響2014~2015年Tablet代工的關鍵,Samsung都是自己做,只會影響自家工廠出貨量,Apple iPad從2014年開始進入兩大一小的新局面,Amazon和Google尚有變數,Asus、Acer訂單數量較小供應商也比較分散影響不大。

台灣廠商的NB生產市佔率,2013年約88%,2014年約84%,主因為Lenovo in-house(聯寶)的生產量大量增加,BYD也增加一些,其他Toshiba、Sony、Fujitsu都維持小量自製。台灣廠商Tablet生產市佔率,2013年約48%,2014年約44%,主因為品牌端的市佔率,Samsung和Whitebox大幅成長都不是給台灣生產。(系列完)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iPhone 6放棄In-cell觸控?


2014/1/15經濟日報(http://udn.com/NEWS/FINANCE/FIN3/8425532.shtml),引述NPD Displaysearch和供應鏈的消息指出: Apple在2014年將推出兩款不同尺寸的iPhone 6,一款4.7",一款5.5",其中4.7"將繼續沿用In-cell觸控,5.5"因為觸控效果不佳,將改為TPK的TOL(Touch on lens),或是GF2,由TPK做後段貼合。

本文觀點:
In-cell觸控面板是Apple最先也是唯一研發量產,由Sharp、LGD、JDI三家面板廠生產,一直都有雜訊過大影響觸控品質、以及面板生產良率不易提升的問題,因此業界共識就是很難用在更大尺寸上面,iPhone 6尺寸放大,能否繼續使用In-cell,一直都有各種懷疑。關於這篇新聞,有以下觀點:

一、Apple常常在新產品開發時,嘗試各種不同的設計,因此也常常有各種版本、各種規格、各種零件的消息流傳,最後不一定量產。iPhone 6如果有4.7"和5.5"兩個版本,是同時量產,還是二者擇一? 因為距離量產時間還早,這個階段Apple應該還不需要做最後決定,研判兩者同時量產的機會比較大,原因為: 美國人開車居多手機不能太大,最好能單手操控,加上習慣4"的iPhone 4/4S用戶眾多,4"適度加大到4.7"剛好,若一下子放大到5.5"跳太大了,但美國以外的市場,尤其是亞洲市場,本來用Smartphone就是兩手操作,甚至用大尺寸Smartphone一機兩用就不再買Tablet,所以兩個尺寸同時量產,4.7"主打美國市場,5.5"主打亞洲市場,是頗合理的安排。

二、如果照報導所說,iPhone 6的5.5"版放棄In-cell的話,研判除了TOL和GF2之外,Hybird In-cell/On-cell觸控也有可能,三種可能性和影響說明如下:

(1)TOL: TPK所謂的TOL和OGS都是單片玻璃方案,將ITO sensor做在保護玻璃下面,差別是OGS是將整大片玻璃母片先做化學強化和製作ITO sensor,然後再切成小片,一般稱為Sheet-type,好處是生產效率高=成本低,壞處是強度差,TOL則是先切割成小片,然後用小片去化學強化和製作ITO sensor,一般稱為Piece-type,好處是強度好,壞處是成本高,產能投資大,因為是一小片一小片去強化和做Sensor。Apple機種少數量大,每個機種都是很龐大的生產量,尤其是新產品ramp-up時期,產能需求驚人,根據TPK在4Q13法說會,目前TOL產能只有2M/m,屬於高階利基小眾市場,如果承接任何一款iPhone新機,產能都要擴充好幾倍以上才夠,CAPEX應該相當大,對Apple來說,這是成本最昂貴的solution,而且還要確認有足夠的量產能力,對TPK來說,TOL需要龐大的投資,長期雖有產能閒置風險,但短期會有很好的營收和利潤。

(2)GF2: 如果5.5"版的iPhone 6使用GF2,那就是和現在的iPad一樣,由Nissha Printing做Film sensor,TPK只做貼合,對Apple而言,這是最穩當的做法,技術和量產能力已經在iPad上得到驗證,成本也比TOL低,對TPK而言,好處是不用龐大的CAPEX,壞處是只做貼合沒做sensor,可貢獻的價值和利潤較低,例如,3Q13~4Q14當9.7" iPad Air改用GF2放量,加上iPad mini本就用GF2,整體GF2的產量在3Q13以後大量增加,結果卻造成TPK的margin大幅下滑,雖說也有GIS競爭因素,但iPhone 6 GF2同樣也會遇到競爭,而且貼合是越大片越難,貢獻價值越高,iPhone比iPad小很多,理論上,應該更簡單,貼合的貢獻將更低,TPK良率的領先將更小,iPad大片GF2貼合 margin就已經很差了,如果做iPhone小片貼合,對margin恐怕更不利(這還沒有考慮如果iPhone 6像iPhone 4/4S一用以LCD display型態出貨,每片所賺利潤一樣但財報毛利率會更差)。

(3)除了以上新聞中提到的兩種可能性之外,也許還有第三種: Hybrid In-cell/On-cell。In-cell是將sensor做在TFT Array玻璃上面,On-cell是將sensor坐在Color Filter(CF)玻璃的上面,後來幾家廠商分別開發將X、Y電極分別做在TFT玻璃上面,和CF玻璃上面或下面的技術,統稱為Hybrid In-cell/On-cell,例如JDI和Synaptics合作,用IPS面板,將Shield/Sense(Y或RX)做在CF玻璃上面、VCOM/Drive(X或TX)做在TFT玻璃上面的混和方式。Snaptics也開發一種將X、Y電路分別坐在CF玻璃上面和下面的技術,用TN/VA面板,Snaptics仍稱此為In-cell,但有人叫Hybrid In-cell或Pseudo In-cell。Tianma和Focaltech合作,將X、Y電路都做在CF玻璃下面(用metal mesh取代ITO)。基本上,這些各種Hybird In-cell/On-cell都有比純粹In-cell更佳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R)、更高的面板生產良率和可做在更大尺寸的機種上,已經過Sony、HTC、聞泰等手機量產證實可行。理論上,如果Apple採用某種Hybrid In-cell/On-cell,好處是不需額外產能建置,直接使用現有的In-cell面板供應商,將In-cell換成Hybrid即可應用在更大尺寸,壞處是不像目前的In-cell和GF2(DITO)都是Apple自有專利。這種方案,對供應鏈就幾乎沒有任何改變,因為還是內嵌式觸控,TPK一樣吃不到,Apple只要要求JDI/Snaptics將專利授權出來給Sharp和LGD即可,至於Touch controller要不要換,就看如何談判了。